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01.
《学理论》2015,(26)
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借助无知之幕的原初状态假设,为我们设计了一套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即"正义原则"。自由、平等和对最少受惠者的关照是罗尔斯的根本议题。可以说,这一原则对于正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仍有许多可取之处,公平正义仍然是现代中国不可忽视的主题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提法都昭示着党和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2.
吴楼平 《学理论》2012,(25):56-57
作为一种维护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美德,宽容观念是自由主义得以产生的思想来源。本文试图从罗尔斯超越功利主义宽容观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关于宽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3.
在论文开始前,先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你来自于火星,被要求参加中国的高考,用的是全国卷.但在参加高考前,你有一个特别的权利:你可以制定使用全国卷的各省市的高考分数线.制定完分数线以后,你再参加高考.然而,你并不知道你会去哪个省市参加考试.  相似文献   
104.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将正义主要视为一种"纯粹程序的正义",它一旦被实际执行,所达到的任何结果都将是正确的,因此相对于其他正义准则更具有普适性.罗尔斯的这一理论建构得益于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纯粹程序的正义"正是表征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日益增长的形式合理化过程.虽然形式合理性取代实质合理性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程序的合理化是全然合理的.罗尔斯一方面追求形式合理化,另一方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形式合理化存在的困难,为考虑到形式之外的实质因素,试图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涵盖实质正义,这种态度可以用其政治立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5.
朱素妮 《法制与社会》2011,(33):169-170
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对"公民不服从"现象的理论研究可谓“百花齐放”,最具代表洼的当属罗尔斯的"公民不服从"理论。其"公民不服从"的定义,被后人普遍接受并认同。本文试通过对罗尔斯"公民不服从"理论的解读,结合几例发生在中国的真实事件,对中国初见端倪的"公民不服从"现象进行分析,细观它在中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7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发表《正义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自由平等、公平机会、差别对待等原则,在西方国家哲学、伦理道德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关注。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重读《正义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无知之幕     
《时事报告》2014,(9):58-58
无知之幕是关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成员何种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走出这个幕布后将成为什么角色,然后大家再讨论应该如何对待每个角色。  相似文献   
108.
本文从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来源为切入点,对其深刺意义及其解决路径进行探讨,客观地评价其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期为我国合理地改革分配制度的提供铱据。  相似文献   
109.
平等主义     
英刊《哲学著作》(Philosophical Books)2005年第2期刊登了诺丁汉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伍达德题为《平等主义》的文章。该文指出,罗尔斯的《正义论》引发了关于什么是平等的确切意义的大量论述,其中的主流观点把平等主义看作一种分配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0.
崔海龙 《人民论坛》2013,(2):216-217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如何再认识、建构并最终实现社会正义考验着我们的智慧。罗尔斯从假定的原始地位出发,论证了正义原则的发现,重点阐述了实质正义,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再读或许会对我们正确认识公平与正义,解决问题或矛盾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