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2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4312篇
中国共产党   906篇
中国政治   1320篇
政治理论   229篇
综合类   16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545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350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思想工作》2006,(4):28-29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丁毅,男,36岁,汉族,大专文化,原籍辽宁省昌图县人,系中国工商银行扎兰屯市支行消费信贷科副科长,现住内蒙古扎兰屯市正阳办事处工商银行住宅楼一单元三楼。犯罪嫌疑人丁毅因涉嫌挪用公款犯罪于2004年7月8日被扎兰屯市检察院立案侦查,同日刑事拘留,7月20日经扎兰屯市检察院决定逮捕。2004年10月19日经扎兰屯市人民法院审理,以挪用公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现在内蒙古扎兰屯监狱服刑改造。其犯罪事实是:2001年3月至2004年2月间,犯罪嫌疑人丁毅在任中国工商银行扎兰屯市支行中央路分理处副主任、房地产信贷科副科长、…  相似文献   
82.
被告人:杨某、男、1953年出生,汉族,大学文化,原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A电信分公司经理. 违法犯罪事实:1999年10月8日至2000年10月,经被告人授意和指使由财务部主任胡某某,办公室姬某某某,分别从彭某某、杨某某、金某某等人手中,获取"工程款"、"购货款"、"修车款"等名义的假发票,共计21张及1份"收款委托书",经被告人签字报销,私自截留国有资产11595808.75元.其中8981631元由被告人亲自主持或决定,分17次发放给电信分公司全体职工.  相似文献   
83.
陈航 《犯罪研究》2007,(1):38-43
在刑罚轻缓化背景下研讨宽严相济政策,不应忽视现行刑法中“宽”“严”倒错现象的存在。就常见多发型家庭暴力犯罪而言,突出地表现在,一方面,是刑法对虐待罪、伤害罪的弱软失度,另一方面,是刑法对“以暴抗暴”型杀人行为的过份苛酷。因此,有必要从相关刑法规定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4.
2003年11月13日子夜时分,焦作市东方红广场清脆的枪声划破了黑夜的宁静。公安机关在追查枪支来源的过程中,不料竞挖出一个“地下兵工厂”!  相似文献   
85.
田凤山,2005年12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田凤山无期徒刊,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86.
徇私枉法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刑法第188条规定了徇私枉法罪(又称徇私舞弊罪)。1981年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补充决定以及附属刑法对徇私枉法罪又作了补充和修改,使其概念、构成要件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理论与实际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徇私枉法罪的立法经验,为完善我国刑事立法中的徇私枉法罪提出一些设想。 根据刑法第188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  相似文献   
87.
2006年年底,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爆出一大新闻:“该区旧州镇新当选的镇长杜飚因拉选票,搞贿选被纪检部门带走了!” 纪检部门带走杜飚不久,2006年11月18日,杜飚被刑事拘留。2006年12月11日,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破坏选举罪依法决定将其逮捕,并很快将此案侦查终结提起公诉。2007年1月24日,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以破坏选举罪判处杜飚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人们不禁要问:杜飚为何要贿赂镇人大代表为自己拉选票,他又是怎样现出原形而落马的呢?  相似文献   
88.
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和保障,现实中破坏选举的行为层出不穷。而破坏选举罪适用范围上过于狭窄,致使不少严重危害行为置于刑法的射程之外。因此,应将破坏选举罪适用范围扩展到相当范围的政治性选举活动,具体到我国,应包涵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法律议案表决活动等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选举。  相似文献   
89.
民国时期农业雇佣关系的调整主要靠大量的习惯法,即雇佣习惯法。与一般雇佣习惯法相区别,特殊雇佣习惯法是雇佣制度与租佃制度、借贷制度、典当制度相混合的产物,它们主要表现为种地头、二八种地、带地佣工及典雇等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90.
我国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其目的是个人使用公款。如果为本单位获利息,将本单位公款擅自借贷给个人使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司法实践中有不同意见,有必要进行研究。我们从分析研究金某、王某挪用公款、贪污一案中,可以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