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86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227篇
中国共产党   266篇
中国政治   434篇
政治理论   214篇
综合类   4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朱生豪”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许不太熟悉。然而,当你捧读英国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的中译《莎士比亚全集》(下简称“莎集”)时,你就会发现这部200万字的宏篇巨的中译,就是朱生豪。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化史、翻译史上树起了“创世纪”的碑,被誉为“译界楷模”。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连贯成篇往往都依靠语法手段,但它们使用的具体方式却多不同,如英语用时体形式,译成汉语却要用替代方式;这种差异还会超出“语法”的范畴,即英语(或汉语)用的是某种语法连接方式,译成汉语(或英语)则要靠词汇手段、逻辑手段或隐性连贯之类。由于英汉语语法差异之大,所以它们的语法连接问题特别值得作一实际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世界文学是当今全球化的伴生物.应坚定地支持世界文学这项计划.然而,要想发展并建立起一个完善严密的世界文学学科,目前的语境却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语境--比如说两个世纪之前歌德倡议阅读世界文学的那个时期--具有很大差异.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的语境便是全球化.世界文学至少面临三重挑战:一是翻译的挑战;二是表述的挑战;三是如何对"文学"定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色彩翻译的例证进行分析,指出尽管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同样的色彩具有同样的物理属性.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却不同.我们翻译时不能只局限于概念意义更要注意颜色的社会属性和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时代的译海冲浪——新时期浙江翻译文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翻译文学在中国现代史上曾占据非常显赫的地位,以朱生豪、周作人、鲁迅、茅盾等为代表的浙江学人曾为中国现代翻译事业作出过卓越贡献。新时期的浙江翻译文学虽历经艰难,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和发展了这一优势,并形成了新时期浙江翻译文学的三大优势和特色:以飞白、吴笛为核心的世界诗歌翻译,以宋兆霖、吴笛、沈念驹为核心的世界文豪全集系列翻译,以及以飞白、郭建中为核心的翻译文学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它存在于社会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中,体育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介绍了体育英语中常用的一些习语,并针对其翻译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70年代,等值成为大多数翻译理论的中心概念。卡特福德在其专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围绕其理论中的中心论点“等值”展开研究,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并揭示出该理论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不 可译 现象 在 翻译 界一 直 是一 个值 得 争议 的问 题 ,在 我国 翻译 教 学 中 往往 忽 视 了 不可 译 现 象 的存 在 。本文 试 图从 翻译 理 论和 实践 的 角度 ,通 过对“ 不可 译 ”现象 的分 析 来引 发对 翻 译教 学的 思 考。  相似文献   
19.
蔡圣勤 《理论月刊》2004,(6):125-127
严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一直是我国翻译界的金科玉律。但现代西方解构主义翻译观却坦言“作者死了”,文本——阅读——理解“永难弥合”。本文结合解构主义理论对作者、对文本的终极意义的解构的观点,对翻译研究尝试作出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撰写的《国富论》,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发韧之作。100年前,严复以《原富》为题,把它翻译介绍到中国来是我国学界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经济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迄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