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425篇
中国共产党   214篇
中国政治   369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2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从贵州省某竹鼠养殖场送检的6只患病竹鼠的不同组织病料中分别分离到两种不同的细菌,经细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两株分离菌一株为大肠杆菌,命名为GZ-QDN1;另一菌株为绿色气球菌,命名为GZ-QDN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GZ-QDN1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啶、复方新诺明等9种药物有...  相似文献   
932.
张亮 《法制博览》2023,(18):86-89
“捕诉合一”与“捕诉分离”各有利弊、争议久矣。“捕诉合一”有助于提高效率、引导侦查、减少内耗,但理论界认为其存在中立性丧失、办案质量下降、内部制约失衡等危险。为了避开“钱穆制度陷阱”,应思考“捕诉合一”的理论依据,遵循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等原则,从地理、人物、人心三个维度展开探究。“捕诉合一”并非“捕诉分离”的否定,也非固有模式的简单回归,而是分析利弊、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的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933.
沈建峰 《法学评论》2022,(5):101-113
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是解决工业时代劳动领域社会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二者分别采取私法和公法两种不同技术方法,在功能上存在择一使用、次第结合、平行结合三种关系形态,在结构上通过劳动关系相关勾连。在制度发展过程中,因社会保险的社会和平功能、社会国家思想等原因,出现了社会保险对劳动关系的功能替代趋势,但这种功能替代有其限度,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应坚持劳动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优先地位。在当下以新业态发展等为特点的劳动世界,二者应不再紧密捆绑,但也不能彻底分离,坚持社会保险应以具有共同社会风险和缴费能力的社会群体为制度设计前提这一要求,则社会保险原则上仍应以劳动关系为前提,同时基于特定理由可以出现有劳动关系没有社会保险或者没有劳动关系却有社会保险的状况,这也即二者关系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934.
民族文化自治历史命运的转折与引进设想(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各国为解决民族、种族、文化集团问题提出的思路与建立的机制中,与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多元文化主义等政治思路与机制相对应的,是文化思路与机制,即"民族文化自治"的思路与机制.但该思路与机制自提出之日起,就遭到种种质疑和抵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历史命运才出现了转机.文章对此种转机出现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自治的价值蕴含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此外,对中国是否能以及怎样引进民族文化自治提出作者个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35.
单位犯罪主体关系结构的传统界定引发了突出的现实矛盾和理论争议,成为制约当前企业合规改革持续深入的刑法教义学难题。主体关系结构方面的传统四元认知模式体系,是造成单位犯罪制度适用种种不合理现象的根本原因。“三元分离”主体关系结构新认知,要求根据组织体固有责任论,以组织缺陷为事实依据对单位刑事责任进行归咎;将未参与具体危害行为的组织和实施、但其职责发挥与否与危害行为发生具有直接关联关系、且在单位组织体内部具有相应职权身份的人员界定为我国刑法第31条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对其以管理失职为事实依据进行刑事责任归咎;而对参与组织实施社会危害行为的组织体成员,均应界定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原则上按照刑法为一般自然人犯罪设定的罚则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对于单位组织体责任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责任,不应当从行为责任意义上理解,将其作为与行为责任并列的“归咎的刑事责任”形式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936.
937.
从当地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发病鸡群中分离出1株该病毒野毒株,经鸡胚接种、血凝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该毒株鉴定后制成灭活油乳剂疫苗,通过实验室检验及多年的田间试验,证明该疫苗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保护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38.
从天津市某肉用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NIB)病鸡中取肾组织,按常规处理后接种9-10日龄鸡胚,连续传代培养至第7代,并对4-7代分离毒株的致病性、血凝性、EID50及对DNV的干扰性和乙醚敏感性进行测试,同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4-7代分离毒株可使85%-90%鸡胚于接种后8-9 d死亡,多数死胚和残存活胚胚体出血、蜷缩、矮化等具有IBV感染特征;该分离毒株无直接血凝性,但经10 g/L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分离毒株对乙醚敏感;动物回归试验中有65%的感染鸡在15 d内发病或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见肾苍白、肿胀,肾小管内充塞大量尿酸盐,外观呈菜花样.经鉴定,分离的病毒株JH9801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  相似文献   
939.
从广西部分地区9个发病鸭场的病料中分离出9株疑似鸭疫里氏杆菌,经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等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RA).RA血清型分型试验结果表明,9株分离菌中有7株(GX1、GX2、GX3、GX4、GX5、GX6、GX8)属血清型Ⅰ型;另2株(GX7、GX9)与GX1株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凝集反应,GX7、GX9株制备的阳性血清也无交叉凝集反应,表明这2株菌既非Ⅰ型又不属同型的RA.经致病性试验,GX1株具很强的致病力,能使北京鸭和本地麻鸭发病死亡;GX7和GX9株仅能使北京鸭发病死亡,而不致本地麻鸭发病.结果表明,广西存在着不同血清型的RA,而且有的菌株致病性很强.  相似文献   
940.
王君毅 《学理论》2009,(26):123-124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类型、专业与课程、培养方式、办学体制和师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各有特点,高职院校应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