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三金 《中国减灾》2013,(8X):53-53
<正>高科技的产品给成人世界带来了无限的好处,但对于发育中的孩子却未必是好事。当心家中的高科技产品"伤害"孩子。电视:孩子的视力正处于发育之中,快速闪烁的图像不适合孩子长期的观看,影响孩子黄斑和视神经的发育,因此孩子不能长时间看电视。手机: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家长,小孩子使用手机更容易受到手机的辐射。研究表明,小孩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孩子对辐射的吸收率之所以比成年人高,是因为他们的耳朵和颅骨薄且小。  相似文献   
22.
Yin P  Dong DW  Yu JB 《法医学杂志》2000,16(2):93-94
对牡丹江等城市 1986~ 1998年因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猝死 7例尸检资料进行分析 ,探讨其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和生前临床诊断与病理解剖结果。结果表明因其病变不典型、不特异、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所以在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引起医疗纠纷 ,其病理变化因患者临床表现不同可有程度不同的差别。  相似文献   
23.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未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情况下,长期经营托管“小饭桌”。后,张某经过培训取得食品安全管理员证书,继续提供托管学生的中午就餐服务。2019年某日,张某未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致使就餐的20余人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后经过治疗都已痊愈。  相似文献   
24.
1993年以来,四川省一些地区的3~30日龄雏鹅发生一种传染病,死亡高峰期10~18日龄,发病率30%~100%,死亡率25%~75%,有时可高达100%,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小鹅瘟有很多相似之处。利用原代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及蚀斑克隆技术从不同地区分离到10株病毒,分离病毒呈球形或椭圆形,无囊膜,直径70~90nm,不凝集鸡、鸭、鹅、鸽、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对氯仿不敏感,56℃作用3~5h不影响病毒的致病性,病毒核酸类型为DNA。10株病毒的抗原性一致,但与鸭瘟病毒(DPV)和小鹅瘟病毒(GPV)没有中和抗原相关性。分离的病毒通过人工感染鹅可以复制出病例。根据分离病毒的部分特性,初步将其归为腺病毒,暂定病名为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NGVE)。利用生物学技术获得1株对雏鹅不致病而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CN40),对种鹅开产前进行免疫,可使下一代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5~6个月)。利用分离毒制备的超免疫血清对雏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5.
警犬细小病毒肠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肠炎(CPV)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犬类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警犬的危害性很大。但如果能做到及时、正确地诊断和合理地治疗,同时加强护理,还是可以大大降低警犬死亡率的。  相似文献   
26.
27.
提取鸭肠炎病毒(DEV)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了DEVul47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质粒pET-30a-ul47,并转化受体菌Rosetta(DE3)pLysS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ul47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的表达蛋白。利用Ni-NTA纯化表达蛋白,制备了兔抗DEV UL4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经琼脂双扩散测定,该抗血清效价为1∶16。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蚀斑减数中和试验结果显示,DEV UL47蛋白主要定位于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制备的兔抗DEV UL47多克隆抗体对DEV有中和活性。  相似文献   
28.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已发表的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基因保守序列设计TaqMan探针,建立了检测 DEV的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用该法对DEV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中的增殖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DEV接种DEF 22 h后开始释放,第50 h病毒在细胞和上清中的含量增幅均为1×103 左右,病毒主要存在于细胞中,其含量是上清的1×102-1×103倍。  相似文献   
29.
我国华东地区貂场饲养的貂常发生肠炎,幼貂发病率高达85%,成貂发病率为13%,死亡率为20%~40%。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学检查、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及病毒分离,确诊为貂传染性肠炎(Mink infectious enteritis),并分离到MEV-S_1毒株。  相似文献   
30.
抗水貂肠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水貂肠炎病毒SMPV-11株纯化后免疫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亚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8株稳定分泌抗水貂肠炎病毒SMPV-11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D3、H5、F5、F4、A9、B7、H11和H8.经过鉴定:其腹水ELISA效价分别在1:6.4×103和1:2.56×104之间;且与犬瘟热病毒、阿留申病病毒、犬腺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而与水貂肠炎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呈特异性反应;这8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