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10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492篇
中国共产党   740篇
中国政治   1431篇
政治理论   407篇
综合类   8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75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今年春来早。 利用春节期间回乡探亲之际.我刊记者积极投身“新春走基层”活动.分别深入河南、山东、黑龙江、北京郊区等地.“沉下去了解中国”。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用笔和镜头记录下当今农村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气象。用质朴、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群众过年的喜与乐.用生动的事实和细节展现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主要以卢梭的《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模仿》为研究对象,指出作者在语言问题上的观点:语言源自激情而非需要,并在由眼及耳,由声到字的过程中日益偏离人的自然状态,在增补中不断异化。这种独特的语言观一方面契合了卢梭的哲学观点,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语言学层面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值得商榷之处。介绍并评价卢梭的语言观,有利于全面领会卢梭的哲学思想,进而正确评价卢梭及其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言:压迫是自由主义的学校,流放是民族主义的摇篮。晚清留学日美欧洲的新式知识分子,是最早开始重新建构中国民族认同框架的人,因为,与传统知识分子相比,他们具有更开阔的世界眼光,同时也在与"他国"、"他族"的交往中产生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94.
课堂的第一重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整堂课的和谐发展定下基调,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  相似文献   
95.
刘永平 《学习月刊》2012,(15):17-17
语言这个东西也是个"嫌贫爱富"、"赶时髦"的家伙儿。从对待程度副词的冷热态度上我们就可一目了然了。政治时代就"最最伟大"。经济时代就"更、更加、更为",泛情时代就"我好喜欢你呀"。  相似文献   
96.
望着7辆在绿油油的棉田里作业的大马力轮式车,农六师芳草湖农场东河坝社区残疾人何玉生内心充实而又自豪.今年43岁的何玉生因为肢体残疾,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就在他心灰意冷时,东河坝社区农机站指导员见他对机械感兴趣,就鼓励他学车床技术,于是,他虚心拜师学技,勤学苦钻,很快办起了自己的车床工间.何玉生一边在技术上不断钻研,一边以优质的服务态度对待客户,对老弱病残的人来加工配件,他一律免费,渐渐地赢得了市场,他的收入一天比一天多起来.  相似文献   
97.
讨论法律能否解决现实纠纷是法理学的重要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需要首先理清以下问题:一、什么是法?二、法律规范是否具有体系?三、法律通过什么来解决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回答以上三大问题来解答法律能否解决现实纠纷。  相似文献   
98.
晓晨 《党课》2013,(1):107-109
中国的民间语言就是丰富多彩,既形象又生动。其中经常能够听到和看到的“破罐子破摔”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相似文献   
99.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定时期的语言尤其是新词术语不仅是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本文就目前汉语傣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新词术语傣译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0.
胡艳芬 《求索》2012,(12):129-130,125
作为一名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先锋作家,莫言不仅以其多样的叙事手法、瑰丽的想象赢得了读者的好评,更是以其创造性和极具个性的陌生化语言为当代小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莫言中后期小说的语言恣肆汪洋,个性十足,在词汇、句式、修辞的运用上都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莫言风格"。然而,对于新创语言形式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