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204篇
中国共产党   354篇
中国政治   315篇
政治理论   116篇
综合类   3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证明责任分配是研究证明责任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证明责任自在德国诞生以来,有关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先后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两大流派,即特征事实分类说和法律要件分类说,其中待证事实分类说又分为消极事实说、推定说和外界事实说;法律要件分类说又分为基础事实说、完全性说和规范说。规范说自德国著名法学家罗森贝克提出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成为不可撼动的官方学说。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法学家针对规范说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反思,又提出了危险领域说、概然性说等证明责任分配新说。纵观德国证明责任分配的各种学说,究其本质,乃是决定证明责任分配的标准,是形式标准,还是实质标准,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以何为主)。本文主要对这一脉络给以简要阐明。  相似文献   
8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断 ,体现了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 ,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 ,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 ,即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83.
王恩宝 《党史纵横》2002,(11):40-42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强调学风建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独创性贡献。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80多年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学风建设问题都有非常深入和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个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学风建设的理论,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和发展。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果断地举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把理…  相似文献   
84.
高格 《中外法学》1985,(4):52-57
<正> 西方刑法中的罪过学说就是资产阶级的罪过学说,这种学说是其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资产阶级刑法学者认为,罪过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没有罪过就不能负刑事责任。西方各国刑法中的罪过学说其基本观点与内容是相同的,但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与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学的论述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认为,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关于罪过的论述比较  相似文献   
85.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建立的国家只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因此,国家只有一种阶级性质的社会制度。"一国两制"构想,在一个国家中不仅有两种阶级性质的制度,而且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还要为两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86.
孙应帅 《探索》2001,3(5):24-25
文章认为,"三个代表"概括了建党八十年的历史经验,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核心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它把握了党建系统工程的根本思路,开创了新世纪党建的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87.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富 《探索》2001,(2):28-31
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科学,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党的学说更是一门与时代并存的学科,时代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提出了挑战."三个代表"赋予了党的学说以生机和活力,并指出,党建理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研究新的时代课题.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当前要着重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活动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8.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三个先锋队"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深度与广度的统一,先进性与阶级性、人民性、民族性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89.
试析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正义学说史上以其个性特征塑造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形象。分析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不同认识,是理解二者关于正义问题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根据罗尔斯的《正义论》和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主要阐述了罗尔斯与诺齐克关于差别原则的立论依据、论证的逻辑特征以及二者关于自由与平等关系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理论与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90.
本文揭示了合同准据法的几种不同含义 ,并探讨了合同准据法的立法和学说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