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2,(3):38
24节气中,从立春到立夏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机能也变得活跃起来.推陈出新的春季,也是皮肤过敏、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癲痫、干咳、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多发的季节,高血压诱发的脑卒中也多在春天发作.“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如此.依据祖国医学,四季之中,春天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气通与肝,春气补五脏以养肝为先.“酸入肝”,春天不可多吃酸味食物,以免肝气太过伤肺.可适当吃点甜味食物养脾.脾土可助肺生金.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后遗症、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是一项长期、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严格实施。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偏瘫卧床患者,只要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就可以减轻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风(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它以四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为特点。据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如何早期防治、识别、普及脑血管病的防病知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脑卒中的俗称,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早期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按照自然规律,人类的寿命可达120岁,动脉硬化自60岁才开始。而眼下,许多人30多岁动脉硬化,40多岁冠心病,50多岁脑卒中,60岁以上5种慢性病缠身。透支健康、提前患病、过早死亡成为常见现象。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时机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重要因素.影响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的时间因素包括早期择时针刺、不同时辰针刺和留针时间3个方面,今后应对这些时间因素进行优选,以提高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香槟万岁     
《党课》2010,(6):123-123
在健康战线上,一直被红酒大抢风头的香槟终于收复失地。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小组宣布,每天喝上两杯香槟,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的益处完全可以与红酒媲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利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利咽针刺法.以吞咽功能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潘宇 《人事天地》2011,(6):60-60
饭局喝酒是常事。不喝伤感情,但喝多了伤身体。过度饮酒可能会引发胃病、肝病和胰腺炎,还可能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和痛风的突然发作,过度饮酒会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储藏,导致营养不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大脑衰老表现,还会引起生殖功能障碍,酒后受孕或孕妇喝酒可能引起新生儿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是针灸治疗有效病症之一。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1~18/万,死亡率为8~12/万。据此推算,我国约有700万脑卒中患者,其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70%重度致残,缺血性脑血管病在全部脑血管病中占56.6%~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