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858篇
中国政治   553篇
政治理论   142篇
综合类   1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416篇
  2020年   72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银川,航拍镜头下的闽宁镇。经过多年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早已从最初的荒凉戈壁滩嬗变为富庶美丽的全国特色小镇。电视剧《山海情》的热播,让闽宁镇的历史真实再现。人们了解闽宁镇脱贫攻坚的奋斗史,感受跨越山海的帮扶情,学习共产党员“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胸怀。  相似文献   
99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市积极将组织企业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和聚焦解决受援地区“两不愁三保障”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强化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  相似文献   
993.
双柏县发挥森林覆盖率达84%的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带领群众走绿色发展、生态脱贫之路,让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该县围绕打造新时代干群同心的"鱼水关系",凝练形成了"十二心"新时代双柏扶贫精神,即进村入户热心细心、解说政策耐心诚心。  相似文献   
994.
罗静 《长江论坛》2020,(1):34-38
当前,中国已进入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期,但脱贫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起点。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观音阁村是中国脱贫攻坚工程的一个缩影,物质生活困难相对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民主参与村务等方面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打赢脱贫攻坚的最后战役并向实现乡村振兴继续前进,必须大力发展本村特色的集体经济,以乐业促安居;加强村党支部先进性与工作能力建设,发挥基石与引领作用;增强宣传、组织效果以及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农民的民主意识与自治能力;以满足农民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服务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995.
《共产党人》2021,(1):47-49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原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宁夏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E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始终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坚持党对扶贫工作的全面领导,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创出了一条“生态优先、富民为本、绿色发展”之路,交出了世界减贫、中国扶贫的西海固答卷。  相似文献   
996.
贫困作为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难题,从古至今都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是从历史进程、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三个维度持续向贫困宣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走中国特色脱贫攻坚道路,不仅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大叙事,而且广泛增进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福祉。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农村扶贫已经迈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决战阶段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不仅是扶贫政策层面的新举措,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是深深地扎根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厚土壤之中,它的理论构建在于:"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是其产生的理论之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其确立的理论之魂;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是其必须的现实之基;它的理论特色体现为精细化观念、逻辑性构架、系统性思维、包容性发展。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