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40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286篇
中国共产党   1293篇
中国政治   1186篇
政治理论   450篇
综合类   46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所谓“强国歧视”现象,是指一些经济强势国家跨国企业依靠其强势企业的资源,在宗主国享受的优惠待遇,在危机公关上表现出的居高临下的处事态度,在竞争行为上表现出的低价倾销,在品牌上享受的比宗主国品牌更高一等的非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2.
杨娟 《人民论坛》2023,(2):107-109
人工智能对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产生了积极助益,即依托技术实现精准传播消除交流壁垒、发挥媒介优势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借助传播优势推进中华文化教育创新性发展。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中华文化传播中存在的模式固化、信息茧房、恶意利用等问题,应坚持内容为王,生成优质的叙事内容;实现跨界融合,打造优质产业链;构建生态连接,突出文化生态体验性;完善监管措施,构建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3.
赵奎生 《民主》2004,(1):36-36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光绪间翰林。1902 年,与章炳麟等发起组织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1904 年,与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次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与宋庆龄、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爱国民主抗日活动。后病逝于香港。  相似文献   
34.
目前我国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此,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尤其是职业道德建设。目前,职业专业化程度日益增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全社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搞好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道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完善过程,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新疆公众对抗日战争及纪念活动、中日关系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6.
"精日"是对"精神日本人"的简称,它因挑战了民族底线而备受关注。近几起发生的"精日"事件具有时空典型、主体年轻、形式各异、性质恶劣等特征。"精日"现象是由于个别国人文化不自信导致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的现实因素。需要提高警惕,从法律规范、政治审查、学校教育、社会导向等方面对"精日"现象加以应对,同时要注意避免打击过度化。  相似文献   
37.
范周 《前线》2017,(11):142-147
文化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同步同向、向上向好取得全面巨大成就的根基。以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我们要不断开拓文化发展路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促进文化发展提质增效,为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模式,实现多元优势资源的有效融合提供思想依据,让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形成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3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一代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抓起。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当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以革命文化为血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活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动力,引导青年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真正把理想信念、人生追求自觉融入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9.
多次制造车祸骗保得手汽修厂老板员工“自信”过头上法院告保险公司自己却进了班房。  相似文献   
40.
章剑锋 《南风窗》2012,(2):48-49
时至今日,原本透明无味的空气竟然生出不少颜色,在同一片空间下生存的人们,能否发生同呼吸共命运的清醒与振作?华灯初上的北京城,整个儿被浑浊的灰霾封锁,于阳台上极目眺望,视线受困于天地之间一片灰朦朦的暮色,不能及于远方。"天气好的话,晚上可以看到国贸和中央电视台,今天这种天气是看不到的。"每天上班,王一坤都会打开阳台上的窗子,拍一些照片存入电脑,隔两周在微博上发布一次,他为此起了个名字叫"环境监测双周报"。至今已经进行了6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