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1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1271篇
中国共产党   1440篇
中国政治   1755篇
政治理论   491篇
综合类   6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725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737篇
  2011年   631篇
  2010年   578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已经引起重视,但对行政问责的影响并未受到关注。行政问责固有的特性,使得它并不能和司法审判一样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如果不重视行政问责中的网络暴力和舆情审判,整个行政系统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将民意和法意有机融合并健全网络问责的程序性规定,才能确保问责公正,促进网络问责和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2.
高丹 《党政论坛》2012,(3):20-22,1
近几年,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开通报某事件时会用到一个词儿:不明真相的群众.如湖北石首群众围堵道路一事,石首市政府门户网站通报中说:"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阻碍交通,围观起哄."2009年黑龙江省铁力市呼兰河大桥坍塌,据《京华时报》报道,铁力市政府部门在专家未到场的情况下,已经对大桥坍塌原因作出了结论——"一辆载重车严重超载",而针对公众反映的问题,相关官员表示"百姓根本就不懂".  相似文献   
143.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与传统媒体相比,其公信力较低已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应有地位。媒体的权威性、信息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传播的即时性、格调的高雅性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需要政府、网络媒体、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主要包括: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制定和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站自身建设;提高采编人员专业素质;报网结合;建立平民式舆论监管机构:树立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理念;加强受众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144.
信息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互联网言论的影响力和穿透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改变了舆论生成和传播格局。当前,在涉及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中,实际上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的“官方舆论场”;另一个则是由“民间口头舆论场”进化而来的“民间网络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在大体重叠和谐、同频共振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45.
正"法官来瑶乡,稀泥烂路都要走;法官来瑶乡,不辞劳苦只为民;邻里屋里有纠纷,驻村法官来调解;和谐调解化纠纷,瑶乡百姓笑开颜。"这是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自治乡的瑶族群众自编的赞扬法官的民谣歌词。群众们说,昭平县人民法院的法官真心为民,他们要用歌声表达对法官的感激之情。昭平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一个地道的山区  相似文献   
146.
为应对社会矛盾突出、受案量不断上升、法院公信力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从建立案件质量内部监督机制入手,对重要的案件实行重点监督,并辅之以一定的外部监督机制,保证了案件质量的稳步提高,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7.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政治黑暗、国力衰弱,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报刊舆论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报刊舆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又进一步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国内反帝废约运动的高涨.与此同时,在开展同列强的外交交涉时,由于自身力量的虚弱,北洋政府有时也不得不接受舆论界的促动和监督,并在具体的外交运作中借助舆论界的力量作为后援.  相似文献   
148.
郑浩 《人事天地》2015,(2):28-30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和载体。重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其利弊进行分析研判,趋利除弊,发挥网络舆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一、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通常围绕一个具体事件展开的,广大网民表达态度、情感、看法、观点、互动与传播,及其后续影响力的集合。"1  相似文献   
149.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表征关系的范畴,反映了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与作为客体的司法机关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均衡的信任与认同情况。围绕着目前中国司法公信力的状况,学界主要有下降说与提高说。它们分别从社会公众的横向角度与司法机关的纵向角度来考量,实际反映了公众认知与司法实践之间的背离。本文在对此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当下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的问题及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0.
正如何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答: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和广泛的利益调整,如果没有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改革也就难以顺利推进。为此,就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