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172篇
中国政治   246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九歌》中的“香草”意象,通常是以喻美人,表示美人的芬芳与高洁的形象,后来也用来指代君子有高品质.“香草”意象的称谓,或者说“香草”的类别是由不同的植物而形成的,它的植物形式不止一种,均为香草的一类指代.在《九歌》中,“香草”的指示对象却并非只是对美人的称赞,它指代不同的称谓,指代指示的作用也就不一样.意象,一直是诗歌中的重要角色,诗人们借以不同的意象来明志,以达到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生态法益作为环境污染结果的维度转型、边缘展开以及范畴界定的"导向标",能够指引环境刑法体系的更新与自洽。同时生态法益作为环境犯罪侵犯的直接对象,解读生态法益的多维流变以及交叉视域,能够周全界析生态法益的范围涵射。生态法益的当代转型存在着跨际转型、立法转型以及定位转型,最终呈现出生态法益保障的经济效益、法律效应和社会效果"三位一体"的综合机制,而这一最佳效果的理论来源于生态法益的边缘学科的具体展开。立足生态法益的经济系统观、哲学价值观以及伦理平衡观视野,生态法益的对象范围应当予以适时扩大,将光污染、核辐射、噪音污染等通过第三方传播介质——大气生态空间的抽象对象所致的环境污染结果涵盖于生态法益之中,以期实现环境犯罪结果的可视化过程,并全面达致"人类·生态并重法益"。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50年代初的伊朗石油危机,是战后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其间美国首次通过秘密“准军事行动”推翻一个外国合法民选政府.由于这完全出于美国和西方的战略与经济需要,有损美国的“民主”形象,因此被刻意隐瞒达半个世纪之久.本文借助新近面世的档案文献,揭示美国从中立到干涉的政策演变过程,尤其是对伊“准军事行动”的决策与实施过程.文献证明,美国在伊朗的目标首先是出于冷战地缘战略考虑,防止伊朗为人民党和苏联所控制;其次是扩大美国的影响,追求石油利益,伺机取代英国的传统地位.由于谈判、斡旋、援助、石油禁运、武力威胁等手段均无法遏阻伊朗的民族主义潮流和石油国有化诉求,美英最终通过隐蔽行动推翻了致力于推进宪政、反对王权专制的摩萨台政府,扶植巴列维王朝复辟,建立了亲美独裁政权.但美英干涉打断了伊朗的社会政治发展进程,是伊斯兰革命后美伊敌对至今的深刻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4.
蒋贤萍 《求索》2013,(7):158-160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第一部成功剧作。本文以剧中的阿曼达和劳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怀旧理论观照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南方淑女,阐释其复杂多元的怀旧情结。南方淑女的怀旧情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昔日美好的眷恋,对浪漫爱情的追忆和对神话世界的向往。通过记忆与想象,南方淑女建构起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桥梁;她们的怀旧经验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在想象中被诗意化、文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一拎起这个日子 话题就沉甸甸的重 因为 在那个日子里  相似文献   
26.
“3·11”日本大地震发生半年多以来,特别是福岛核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本所谓和平利用核能的考量,面临日本社会的政治质疑和反思.主流见解是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核能发电的最佳选项,也有具有前瞻性的人士提出建立“亚洲可再生能源共同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27.
经过冷战后十余年的探索研究,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研究中心构建了"斯拉夫·欧亚学"的学科体系,代表了当前日本斯拉夫·欧亚地区研究的最新水平,并试图以此理论来阐释前苏东地区正在发生的巨大变迁.对日本"斯拉夫·欧亚学"构建的背景、内涵与意义的梳理和阐述,可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8.
在"7·16微博事件"中,发言者和批评者都没有对问题本身做深度的思考。这一事件折射了法学研究中的教条化倾向。以"保护妇女性权利"为核心的教条化说辞掩盖了强奸入罪的制度背景以及人类性规范和性心理的高度复杂性。而一旦抛弃这条教条化说辞,关于强奸犯罪的许多隐蔽的大众共识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就可以被揭示出来,并获得理解。  相似文献   
29.
陈漱渝 《民主》2013,(5):45-49
"本事"的含义是"真实的事迹"。传说《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担心他的弟子各按己意撰写历史,故谆谆告诫他们:"论本事而作传"(《汉书·艺文志》)。文学作品离不开虚构,这已成为常识;但作品往往有其生活依据或人物原型,这同样成了常识。古代不少诗词原有"本事",被统称为"本事诗"。比如,宋代李清照的词作以"婉约"风格呈现于世人,固然跟作者的女性身份有关,但很多  相似文献   
30.
威廉·沃尔弗,19世纪40至60年代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马克思主义政论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忠实战友。马克思在他的科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的题词中这样写道:献给我的不能忘记的朋友,无产阶级勇敢的、忠实的、高尚的先锋战士威廉·沃尔弗。在他活着的55年时间里,威廉·沃尔弗由服徭役的小农儿子成长为革命的共产主义者,其中遭遇了许多危机及折磨,他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