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7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溺死案件中,判断水中尸体属溺死还是死后入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作者曾遇到一全身被捆绑的高度腐败尸体,利用扫描电镜检测肺脏异物颗粒结合尸检结果和硅藻检验,最终为案件定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06年某9时许,有人在某河边发现有一具尸体,尸体  相似文献   
162.
目的:观察咳喘速平颗粒剂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的气管、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复制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分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咳喘速平(小)组、咳喘速平(大)组.结果:模型组可见支气管上皮大面积坏死、脱落,细支气管管腔扩大,管壁及其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肺泡间隔断离呈肺气肿改变.阳性对照组可见支气管上皮细胞少量坏死脱落,管壁与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管腔无明显扩张,肺泡上皮完整,无明显病理改变.咳喘速平(小)组可见支气管上皮细胞片状坏死、脱落,伴上皮细胞灶性增生,管壁增厚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咳喘速平(大)组可见支气管上皮细胞基本完好,无明显的坏死和增生,伴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5组之间支气管黏膜坏死(炎性浸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咳喘速平颗粒剂可减轻大鼠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形态学检查显示用药后受损的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组织趋向好转,表明咳喘速平颗粒剂对大鼠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3.
本文观察人体皮肤索沟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变化。发现生前皮肤损伤局部脱颗粒率在皮肤受在处及距受压边缘0~1.0mm区域明显升高(>49%),与死后皮肤索沟有显著差异(P<0.001)。作者认为损伤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升高(>49%)可作为人体生前索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4.
目的:观察益肝颗粒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益肝颗粒分别以1.33,2.67,5.33g/kg灌胃给药,连续8d,末次药后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l)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24h后测定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结果:益肝颗粒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AST、ALT和TBIL含量。结论:益肝颗粒对肝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5.
SEM/EDAX检测内脏异物元素成分诊断溺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溺死诊断的依据和推断入水地点,用扫描电镜/X-射线谱仪(SEM/EDAX)检测19例溺死尸体及28只溺死兔的肺、肾、心、肝等组织异物颗粒及其元素成分和含量,并以陆地上死亡尸体14具及8只陆地上勒死兔(2只勒死后入水浸泡6天)作实验对照。结果发现,19例溺死尸体及28只溺死兔的肺边缘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内均可见高能谱值的异物颗粒,其大小自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不等,多为无定形异物颗粒或细小异物颗粒集落。其中元素成分为硅、铝、钙、铁、铬、钛、钼、铅、锡、铜、溴等,与入水地点溺液中所含元素成分相同;肾、心、肝组织异物颗粒检出率分别为77%、53%及47%,数量较少,颗粒较小,大小自1微米以下至十数微米。非溺死尸体及实验兔的肺、肾、心、肝组织未检出或偶尔检出异物颗粒,其元素成分多为铁、钙或硅等,可能是病理及生理性异物颗粒,如含铁血黄素、钙化灶等。用SEM/EDAX检测水中尸体组织中异物颗粒及其元素成分和含量,可以诊断溺死,推断入水区域,为明确案件性质和确定侦察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6.
目的研究平板玻璃打碎后玻璃雨的飞溅高度及空间分布,从而为玻璃物证提取和现场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的实验装置,模拟嫌疑人手持硬物击碎窗户玻璃,收集窗户下地面上和打击者处飞溅的玻璃微粒,对颗粒大小、散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并与通过动力学计算得出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在距离窗户0.5m处,玻璃颗粒的飞溅高度可高于玻璃上相应来源点的高度;较小颗粒有较大的飞溅范围。结论玻璃雨颗粒大小分布和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嫌疑人身上、头部玻璃物证的提取以及案件的现场分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7.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P-selectin)/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氯沙坦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剩余60只大鼠均按手术方法制备5/6肾切除肾纤维化模型,各组动物均从模型复制1周后开始灌胃给药,清肾颗粒各剂量组和氯沙坦组分别予以一定比例的清肾颗粒和氯沙坦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以等比例温水灌服。12周后处死大鼠,取残余肾组织用于检测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各剂量组和氯沙坦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肾颗粒各组之间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降低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P-selectin及PSGL-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肾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8.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活血通脉汤对骨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 140,GMP-140)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闭合性股骨颈骨折(Garden Ⅳ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的骨科常规处理,即口服三七化瘀口服液及外敷伤科黄水纱,实验组加用活血通脉汤口服。所有治疗均至术前1 d。于入院当天及术前1 d分别检测vWF和GMP-140含量及行患肢血管超声检查。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24 h伤口引流量。结果 入院当天,两组患者vWF和GMP-140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WF和GMP-14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24 h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实验组未见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对照组有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通脉汤能降低骨折患者的vWF和GMP-140水平,降低血小板活化,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鱼腥草颗粒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Thermo-C18(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274 nm,柱温为25 ℃。结果 可在30 min内完成对黄芩苷和黄芩素的色谱分析,测得的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69~0.34 m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3.33%);黄芩素的线性范围为0.005~0.025 mg/mL,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2.7%(RSD=2.44%)。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便快捷、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鱼腥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观察龈交穴挑刺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例门诊Ⅰ、Ⅱ期内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挑刺组40例,挑刺龈交穴;对照组40例,予以太宁栓纳肛。治疗3 d后、治疗7 d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便血及痔核黏膜情况;比较两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GMP-140)、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 alpha,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 挑刺组在改善患者出血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LT、PT、TT、APTT和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 d后挑刺组GMP-140、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TXB2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7 d后对照组GMP-140、TXB2、6-keto-PGF1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挑刺龈交穴能有效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症状,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机体内GMP-140、TXB2和6-keto-PGF1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