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158篇
中国政治   312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1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明词一向以“纤艳庸下”遭后人疵议。观明初词坛,此评未为笃论。刘基和高启是此间翘楚人物。刘词以感时伤事、悲凉沉郁称胜,高词以直寄性情、尚实写真见美,其共同处在于能够继承宋、元词余绪。他们词中自觉摅写主体的情性襟抱,应是其诗文同样内容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2.
为什么毛泽东歌颂三次反"围剿"的词作都用《渔家傲》这一词牌?词作创作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有4次修改?在词作中,毛泽东声色雄壮、文气浩荡的豪迈之情是如何抒发的?  相似文献   
73.
大卫 《新湘评论》2010,(10):47-47
善良 善良是一个人的名片。它常常以最简单、朴实、自然的方式,进入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领域。倘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律动彼此的心跳。  相似文献   
74.
余显斌 《传承》2008,(5):44-46
儒以入世相号召,促使人们积极进取,促进社会发展;道以出世相号召,保持个性纯洁,使得人们有了精神追求。儒以规矩要求社会,统一规范;道以天道要求个人,保持个性自由。儒与道原本背道而驰,苏轼,却将其水与土一样揉和在一起,烧制成了一种新的形式,发出异样光彩。这,就是苏轼的儒道人格。  相似文献   
75.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相似文献   
76.
考察了"连N也V"格式的致歧情况,发现除了N的"施事与受事同词"的语义成分特点的确是致歧的原因外,N还有另外的10种"语义成分同词"特点也可以导致句子的歧义。  相似文献   
77.
李清照前期词作,大致表现为闺中少女的生活情怀、婚姻的甜蜜与夫妻的深情、对丈夫的别后相思等几方面内容。从艺术手法来看,爽朗明快、清新自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摹,来反映爱情生活,歌唱离情别意。  相似文献   
78.
宁薇 《求索》2008,(10):199-201
作为“花间鼻祖”,温庭筠首开词为艳科的香软词风之先河,但同时,温词也呈现出委婉含蓄与清新疏朗之美。温庭筠词风的形成,除了与晚唐社会环境、个人生活经历以及文化传承等有关外,道学上清派对温庭筠词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它独特的成仙思想、修炼方式以及以女性为祖师的神仙崇拜等促成了温庭筠词“静境”、“心境”和“艳境”之形成。  相似文献   
79.
郭艳 《学理论》2010,(10):148-149
读秦观词,我们常会被那溢于文词,力透纸背的情思所打动,情感主线支配下的词作可谓秦观生动的心灵写照。坎坷多难的人生词人无力挣脱,浓郁的感伤更是无法自拔,脆弱纤细的心性外张不得只能内敛,所以将反复咀嚼感知之后的一腔感伤之情娓娓道于词作中。情感为内蕴驾驭词作,词作为载体释放情感,词人以真情观照实景,情景交融;以挚情营造虚境,意境朦胧;以浓情寄于淡语,韵味悠长。  相似文献   
80.
苏轼与秦观相知相契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根 《求索》2010,(11):200-202
北宋文学大家苏轼与秦观从相识到相知,又到如此的相契,这是由于苏轼与秦观的家庭教育、人生经历、宗教态度、诗词创作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或相通之处。探讨苏秦相知相契之因,对理清苏轼与秦观的关系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