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胡敏 《理论月刊》2005,(3):111-113
本文首次系统地分析了苏轼的咏石诗,展示了诗人对奇石的品质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地发掘、描绘和创造,同时正是因为对奇石执着专一的爱,诗人才能在诗中发掘奇石的真美,揭示出奇石蕴涵的深刻的文化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2.
高继宗 《中国减灾》2009,(10):56-57
说起苏轼苏东坡,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文学家,但许多人却未必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艺术巨匠,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专家.或许是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光芒太盛,人们对他其他方面(如兴修水利)的"闪光点"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其实,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成就了得,作为官员的他还善于治理一方,特别是在兴修水利方面更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屡有创举,令人刮目.  相似文献   
123.
刘海涛 《青年论坛》2009,(4):129-132
苏轼有着复杂而纯净的人格:之所以复杂是因为理性生活与感性生活之间的差距和风口浪尖的时代背景使然;之所以纯净是因为理性将感性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既表现出应有的愤世嫉俗,又能积极出世。他思想和性格造成他人生的悲剧,反映在词中,则充满了矛盾中的无奈、苍凉和幽怨,于是他把人生情趣寄托在禅与道,表现出隐逸和怀归的达观与超然意绪。这就是东坡词反映出的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悖论。  相似文献   
124.
要检验一个人的人生观,最好先看此人的金钱观。苏东坡仕宦一生,坎坷无数,却始终光风霁月,超然高蹈,如同云端漫步的仙人,这与他对金钱的态度不无关系。苏东坡不看重金钱。他在《东坡志林》中说:"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好贼不打空,前提是知道主家有钱可偷、有宝可窃。所以,凡是日进斗金的商人,常有"孝敬"的  相似文献   
125.
长江,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实证年的实证,也是中华文明绵亘不绝的滋养长江文明的三次高光时刻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初一,因乌台诗案遭贬的苏轼,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跋涉,抵达长江中游"僻陋多雨,气象昏昏"的小镇黄州(现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初来乍到,苏轼眼中的黄州是"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相似文献   
126.
张衍荣 《侨园》2011,(6):36-37
公元2002年,留落日本的国宝《研山铭》手卷,终于辗转回归祖国,了却夙愿的启功先生见到它时激动不已,九秩之翁欣然命笔:"羡煞襄阳一支笔,玲珑八百写秋深。"这里的"襄阳一支笔",便是大名鼎鼎的宋代书画大师米芾米元章。《研山铭》因"灵璧研山"而作。"灵璧研山"既为奇石,亦是珍砚,旧主乃有名的亡国之君李煜。南唐消亡后,"灵璧研山"落入李煜第五代孙即米芾之妻李氏手中。新婚之夜,深知米芾爱石如命的李氏夫人,将"灵璧研山"馈赠夫君。米芾如获至宝,珍爱无比,却不慎泄与同样酷爱奇  相似文献   
127.
开栏语语"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当年苏轼称赞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美,无与伦比。今天,用来称赞浙江书画界名家作品,也不为过。浙江文化底蕴深厚,大家代有辈出,名作斐然天下。让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走近你,走近我,是本刊开辟这一个栏目的初衷。愿望也有,本刊想通过这个栏目,让我们的读者在了解名家、欣赏名  相似文献   
128.
《前赤壁赋》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著名散文。因其艺术成就极高,故历代评论者多在该赋的文学性、艺术性方面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29.
苏祠看园人     
眉山,因三苏而闻名,而三苏因有了眉山山水泽养,才有了万世敬仰的文才风流。因而,潜伏在眉山西南隅的这座三苏祠从不寂寞,这座"文献世家"的故居吸引着人们来此深味苏门之风。这日,我跨进这黛瓦朱墙,翘檐勾心的苏祠大门,"隔空"访到一位奇人。她的存在,使这座宅院万物鲜活、气息宛在。奇人就是这里的讲解员——李晓苹。她本是演  相似文献   
130.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孔子多才多艺、学问渊博,他在读书时常常把"学"与"思""习""行"结合起来。一是学与思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是"学"与"习"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