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运用上的参照,来发掘诗歌背后苏轼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92.
以歌妓为参照物,词人兼有词中的自我、词外的自我双重身份,前者指向娱乐生活,后者指向主体的精神境界,分别显现出词人游戏与严肃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二者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苏轼是完美的典型;前者向后者的逾越是对社会的挑战,柳永的遭遇最典型。词人对后者的选择高扬了人类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93.
每当捧起你的词作细细品读,想象中你的容颜总会浮现在我眼前。清瘦,饱经沧桑,却从容淡定。捧读你的大作,感受到的不只是你汹涌澎湃的万丈豪情,也不只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似水柔情,更多的是你在重重困境、反复打击下所表现出的坦然。你才华横溢,却多遭贬谪,一生坎坷。你几乎有将近一半的时间,是以罪人的身份活着的。面对人生的一连串打击,你却没有抱怨、没有沮丧,而是坦然面对命运跟你开的一个又一个大“玩笑”。你的坦然为你的形象增添了夺目的光辉,让你在历史的星空中闪闪痔异  相似文献   
94.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艺术家和诗人无不怀着浓浓的乡愁在四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苏轼的四阕中秋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艰难的选择,透过词中执着的挥散不去的浓浓乡愁,我们认识了苏试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5.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  相似文献   
96.
苏轼的治水之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勿氽 《中国减灾》2009,(7):44-45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相似文献   
97.
周建梅 《学理论》2009,(32):124-125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98.
徐建芳 《求索》2008,(1):184-186
《周易》“贞”观对苏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处世哲学上,《周易》认为守持贞正就可防止凶险等情况发生,这是苏轼面临任何打击都能保持乐观旷达精神的心理定石之一;二是政治思想上,《周易》的“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等观念使苏轼认识到治国必须进用君子、驱除小人,端正人伦之道;三是文学思想上,《周易》的“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等使苏轼感悟到文章内容应正直端善,语言应平易规矩。  相似文献   
99.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开豪放一派,但其婉约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同样是世代传诵的佳作。时分时合的结构特色、真朴的细节白描、简洁明白的用语使该词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苏轼的书法传神论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书法由传事物外在之“神”———象喻论 ,深入到传人内在之“神”———神喻论 ,最后得出了“书如其人”的结论———书品如人品。“书如其人”是中国书法思想史上聚讼纷纭的一大焦点 ,于伦理上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于艺术哲学却未必正确。只有从分析审美情趣入手 ,才能真正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