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玲 《政策》2012,(2):60-62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荆门市按照省委部署,在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基础上,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和"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主题,对"三万"活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2.
胡耕 《政策》2012,(2):30-3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荆门市为满足广大市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不断努力开展"文体惠民"活动。这一活动像春风催开了满园的花朵,悄悄改  相似文献   
13.
李成凤 《工友》2012,(7):32-32
近日,在荆门市总工会的法律援助下,工伤职工吴启术,时隔6年后再次拿到了包工头赔付的后期治疗费及护理费6万元。 吴启术是重庆云阳县人,16岁到荆门做砖瓦匠。2003年7月,他在荆门市掇刀区一建筑工地做工时因施工过桥断裂,从三楼摔下致其腰椎骨折,腰部以下完全瘫痪。  相似文献   
14.
王启泉 《世纪行》2013,(10):5-7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湖北的文化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精品纷呈、文化人才荟萃、文化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省。荆门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文化荆门”的战略部署。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积极响应.为“文化荆门”建设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15.
近日,湖北省荆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研讨部署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丽群  彭军超 《工友》2014,(1):30-31
正拨通李家明的电话,电话那头洪亮的声音一下子就感染了我,这会是怎样的一位医生呢?周末,来到荆门市康复医院,看到了李家明,一下子诧异了,原来他是位盲人按摩医师,小小的诊所里,摆设和普通医生没有差别,只是办公桌上面整齐摆放的盲文书籍、一台黑色的老式收音机,昭示着主人的盲人身份。李家明一边与患者拉家  相似文献   
17.
杨安国  丁毅 《工友》2013,(2):28-28
"感谢家乡领导帮我们说话,要不是你们为我们作主,我的儿子就白死了。"2012年12月中旬的一天,荆门市京山县坪坝镇党委组织委员、工会主席接到了一位古稀老人打来的感谢电话……原来去年11月28日下午,该镇团山村四组46岁的农民丁远松在武汉武钢家属院二楼施工搭建雨棚时不慎栽倒下来,导致头颅骨破裂。在这危急时刻,  相似文献   
18.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贯彻落实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心,狠抓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了该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升了职能部门形象。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荆门市委、市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  相似文献   
19.
万勇 《中国监察》2013,(24):41-41
2013年4月,湖北省荆门市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湖北省委“六条意见”,在全市开展了效能建设行动,目前效果初显。  相似文献   
20.
顾兆农 《政策》2007,(1):59-59
2006年11月27日晚,“湖北文化周”在北京天桥剧场闭幕了,压轴大戏是湖北荆门艺术剧院献演的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为求得一张门票,找到工作人员说明,自己是专门从江苏赶来的;中国戏剧学院一下提出要1000张戏票。那天晚上,演员7次谢幕,观众的掌声响起7次,一浪高过一浪。在荆门市,很多人都能唱上几句《十二月等郎》,那是因为,这戏在那里久演不衰,观众百看不厌,至今已经演出了200多场不管在哪里演出,都有人感动得流泪。一出“农民戏”,何以引起城里人这样的共鸣?一部地方戏,为何赢得外地观众的这般喝彩?这是因为,人心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