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702篇
中国政治   542篇
政治理论   104篇
综合类   35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103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芬德 《工会论坛》2006,12(6):124-124
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我国加快建设和谐型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992.
加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他们明辨荣辱、存荣弃辱、行荣拒耻、以义求荣。为此,必须发挥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学校教育的阵地作用、社会教育的熏陶作用和自我教育的内省作用,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993.
荣辱观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基石,也是一个企业精神文化的基石。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既需要道德建设与之相伴,呼唤道德建设与之同行,又使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产生的负面效应,使社会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整个社会道德水准有所下降,对企业的廉政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995.
未末 《共产党人》2006,(8):22-22,29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的崇高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大概是说高尚的道德和事业的成功是最能感动人的。胡锦涛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共鸣和热烈拥护,再次说明高尚的道德具有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99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揭示;通过考察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文化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997.
<正>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旬)3篇论文,另有索引10篇。全文转载篇名如下:1.毛泽东青少年思想教育方法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  相似文献   
998.
《前线》2009,(10):28-29
近年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下,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这一核心内容,在全市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首都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高,社会文明风尚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999.
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汪金友 《实践》2007,(1):48-48
如果出一道测试题: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各级领导干部一定会拍着胸脯表示:“不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吗?这个我知道,马上就能背诵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