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160篇
中国共产党   413篇
中国政治   431篇
政治理论   146篇
综合类   5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81.
由于商标的经济功能是消除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关于商品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的认知成为商标功能发挥的心理基础,消费者保护是商标法的重要立法目的,消费者成为商标显著性形成的基本主体标准,而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只能是消费者混淆的可能性.故消费者在商标法处于一个中心和基础的位置.  相似文献   
282.
本文就文献资源网络建设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各种人才、人才培训为题,阐述了网络培训的目的、网络培训的对象和网络培训的内容。  相似文献   
283.
随着我国贷款金融业务的日益发展,诈骗贷款违法犯罪活动也随之产生并愈益严重。同时,贷款诈骗犯罪呈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常常涉及到对该犯罪的主观方面(非法占有目的),主体范围等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理解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刑法理论,结合刑法的规定,对有关贷款诈骗罪的司法适用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部门办理此类案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84.
高祥 《天津检察》2009,(1):17-17
一、现行判断标准存在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金融诈骗罪的判断标准主要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笔者将其称之为结果型判断标准。这一判断标准存在的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285.
认识犯罪规律是发展犯罪学理论和实施犯罪预防的前提。实证研究对于正确认识犯罪规律、特别是认识犯罪的中观、微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立足长期、系统的犯罪调查,对犯罪成员变化规律、犯罪目的和类型变化规律、犯罪时空规律、犯罪手段规律等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86.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历史过程。它强调教育与信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突出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 ,在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87.
目的犯的目的在本质上是犯罪目的,主要理由是:目的犯的目的同犯罪客体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目的犯的目的是具有刑法意义的观念上的危害结果;目的犯的目的在本质上是犯罪目的,符合动机与目的之间的发生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288.
论作秀     
冯子琦 《当代广西》2004,(22):42-42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作秀的害处。可以这样说,为自己的好处“作秀”是欺诈,为别人的好处而“作秀”是蒙骗,怀有不正确目的而“作秀”都是最坏的作风,结果一害事业、二害自己、三害国家。  相似文献   
289.
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金钊 《法律科学》2004,22(5):36-44
为克服严格法治的机械性 ,法学家提出了关于法律解释的目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法律文本与法律价值的紧张关系。但是 ,法律的权威性及其意义的固定性则可能在解释中受到威胁 ,因而 ,为了达到既维护严格法治 ,又使法律呈现出灵活的价值选择 ,就必须有条件地应用目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90.
通过广泛认可的观点,基本权利被推测为通过要求他人履行责任来保障我们最基本的利益,在国家权利中处于根本地位。作为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民与官"之间的行政争议的行政诉讼制度,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以及寻求基本权利救济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但现行行政诉讼法的某些条文规定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难以有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