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082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272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3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齐放 《中国公证》2005,(4):46-49
本人<一起收费权质押担保公证的办理及其思考>一文在<中国公证>2003年第5期发表后,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其中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无名同志于2004年6月在<中国公证>第6期上撰写的<关于收费权质押担保公证的再思考>(以下简称再思考)一文就对收费权质押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权利质押公证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但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2.
23.
试析《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海昌 《新东方》2002,11(4):24-26
入世后,为适应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的统一化趋势,有必要将《知识产权协定》与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之间的差距进行对比,同时对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进行深入探讨,实现与世界贸易组织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及其他国际公约的共同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4.
吴俊 《党建文汇》2005,(5):32-32
进入3月份以来,先是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张恩照辞职,他在美国被控收受100万美元贿赂。在这前后,中国银行普通员工翟昌平挪用银行资金600万美元用于赌球和挥霍,潜逃后被抓获;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农业银行包头分行工作人员与社会人员相互串通.通过挪用、虚开大额定期存单、办理假质押贷款等方式牟取高息,涉案资金累计98笔,金额高达1.15亿元。  相似文献   
25.
学报编辑及其编辑部依法享有自己的著作权。学报编辑以作者身份从事创作,对自己的作品理所当然地享有著作权;在对作者稿件进行了大幅度编辑加工,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也能形成编辑个人的著作权。学报编辑部汇编有关作品而出版,应当享有学报的整体著作权及专有使用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26.
27.
有关著作权权利冲突的问题是民事生活中比较多见的。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法律工作者对涉及著作权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应该注意到著作权与普通民事权利的区别,分析不同类型的著作权权利冲突,然后结合司法实践总结出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8.
袁晓东 《科技与法律》2007,(5):84-91,60
专利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出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操作模式。利用专利质押和专利许可等交易方式将专利权转化为债权,以专利衍生的债权为基础资产实现证券化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我国已基本具备专利质押贷款证券化和专利许可应收帐款证券化所必需要的专利债权化、特殊目的机构、资产转移、信用增级和资产支撑证券等制度。  相似文献   
29.
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及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信息传播以其不受时空限制、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越采越多使用者的青睐,也使越来越多的作品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从而极大地满足了众多用户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需求,但这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到相关权利人的经济利益,进而引发一些新的法律纠纷的出现。因此,如何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更加切实、充分、有效地保护作品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同时兼顾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平衡,成为相关部门普遍关注和思考的话题。伴随着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发展,涉及网络著作权的立法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之中,尤其是2006年5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更使我国对于网络著作权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0.
张晔 《科技与法律》2007,(6):113-115,112
“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一直是信息化时代来临之后,自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产生以来倍受关注的焦点。早在2002年,就有北京大学学者陈兴良诉国内某“数字图书馆”运营上的案件。在国外,曾经引出巨大争议的美国谷歌(google)公司雄心勃勃的“图书馆”计划,也因为各方巨大的争议于2006年初搁浅。这些案件和事例聚焦的是文字作品数字化之后著作权人和邻接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有效行使和收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