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138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短篇小说《受戒》是著名作家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它在我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那么这样一篇享誉中外的名作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其前后情形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2.
佚名 《人事天地》2008,(3):39-39
日本喜剧泰斗、著名作家昭广的成长故事一直是日本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样本。在日本战后那段物资极度匮乏的日子里,外婆用信念和智慧精心料理他的生活.而且教会了外孙如何在困境中发现幸福和快乐,如何在挫折中保持坚强。  相似文献   
203.
毅青 《党课》2014,(1):68-71
他是功戍业就的“老八路”作家,是新中国经典电影《白毛女》的编剧之一;虽已91岁高龄,但他至今仍在家乡深入生活、笔耕不辍,热情讴歌人民、讴歌时代;作为一名已有7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为践行党的宗旨奋斗了一辈子,即使多次遭受迫害,身陷囹国,仍对党忠贞不渝。他就是著名作家杨润身。  相似文献   
204.
今年1月,身为省作协主席的著名作家张平当选山西省副省长,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张平以系列“反腐”巨著知名于世,近年来能叫得响的作品就包括《国家干部》、《十面埋伏》、《凶犯》、《狐儿泪》、《天网》、《抉择》等。据其作品改编的电影《生死抉择》全国票房收入过亿。此外张亦因写作坐上被告席,十年官司缠身,几遭灭顶之灾。如此传奇的人物,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5.
陈仓 《法制博览》2010,(10):28-29
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离开我们一年多了,他曾以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震惊海内外。实际上,在10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和社会转型中,言说国人丑陋的并非柏杨先生一人,他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他属于集大成者之一。关于国人中某些国民性问题,中外政治家,特别是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科技、经济、宗教界多位名家都多少有与柏杨先生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其中洋人中的“中国通”们关于国人丑陋的观感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6.
汪金友 《廉政瞭望》2010,(23):54-54
一个年轻人向著名作家姚雪垠请教如何把握人生,姚雪垠沉思了片刻说:“耐得寂寞,方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一生寂寞。”顿了顿,姚老又说:“这是伴随了我大半生的座右铭,就送给你吧。”  相似文献   
207.
周天柱 《台声》2000,(11):30-31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作品早已在岛内为民众所喜爱,近年来大陆亦兴起一股“李敖热”。新千年伊始,这位台湾“文化顽童”,因成功地“用血与泪”撰写了史诗式小说《北京法源寺》,而被诺贝尔文学奖审核小组正式提名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 1901年至今整整颁布了一个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一直榜上无名。李敖作为我国作家群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不管最后评选结果如何,入围就足可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童年在北京读书,少年时期曾住上海, 1949年迁居台湾,自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母校历…  相似文献   
208.
潘宁 《台声》2008,(12):50-51
“我在这头,新娘也在这头,我在这头,大陆也在这头”。2008年10月5日至13日,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及夫人范我存女士再次回到南京,选择在自己的出生地度过80岁的寿辰。江苏省台联在南京全程接待了余光中先生夫妇。  相似文献   
209.
百堂 《学习导报》2008,(7):38-38
《晶莹的泪珠》是著名作家陈忠实人生的一个片断,讲述他因当年休学一年,父亲在弥留之际进行自责的往事。  相似文献   
210.
昊天 《人事天地》2008,(4):31-31
2004年2月5日晚,诗人臧克家以99岁的高龄驾鹤西归。有人说.他的高寿归于他的好心态。 “文革”期间。文化部高级干部领导、著名作家、艺术家及家属6000余人的文化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湖北成宁向阳湖这一弹丸之地生息劳作。文人们与野乌、獐子比邻而居。改造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