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5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35年8月一个晚间,蚁光炎邀请许多朋友到曼谷市新建的大礼堂光华堂,去看话剧《阿Q正传》。把鲁迅先生的巨著改编为三幕话剧并搬上大舞台演出,在当时在全球尚属首次。一时间,“阿Q相要不得!”“勿当阿Q!”在侨社中传为佳话。这次演出,对侨社产生了深刻影响,让更多的人知道鲁迅和他的《阿Q正传》,蚁光炎功不可没。而对蚁光炎来说,这是一次意外的重大收获。在一周前,蚁光炎应邀参加了新民学校举办的游艺晚会。当时,各华侨学校每隔一两年都举办一次这样的游艺会,由校方邀请各位校董和学生家长到校联欢,先由校长报告学校一年来的…  相似文献   
32.
《警察技术》2009,(3):74-75
系统的实现 本方案是将虹膜识别、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集成为一体的应用系统,其应用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3.
眼睛虹膜纹络识别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成像技术的结晶,采用红外成像技术,将人眼中的虹膜网络特征图信息输入计算机,成为特殊的可供自动识别的人体身份证,主要用于要害单位、部门的进出入控制。这是一项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新技术。我国应加紧跟踪,迎头赶上,尽快研制这类应用性强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威灵仙总皂苷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为实验模型,测定大鼠的足肿胀度,测定并比较各组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溶菌酶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力.结果:威灵仙总皂苷100 mg/kg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度,威灵仙总皂苷100, 50 mg/kg能够显著降低致炎大鼠血清NO、溶菌酶和MDA含量,升高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OD活力,并能抑制NOS的活力.结论:威灵仙总皂苷的抗炎作用与其调节血清炎性递质的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35.
36.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某男,31岁。某日11时许与他人口角并撕打,11时40分口唇发青,口吐白沫,被抬到卫生所。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额部皮肤有擦伤。给予注射“强尔心”1支后送宿舍。13时20分发现手脚冰冷,呼吸心跳停止。既往有哮喘病史。  相似文献   
37.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发现,姜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抗炎镇痛、同时兴奋  相似文献   
38.
美籍华人林同炎教授对浦东开发开放作出过重大贡献。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多次来沪,经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开放浦东的建议,主要有建造横跨黄浦江的斜拉式桥、吸引外资、土地出租滚动开发、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把开发浦东与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结合起来等。这些前瞻性、建设性的建言多被采纳,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外,与国家的开放战略以及对华人华侨的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虹膜识别技术是当前安全性和准确性最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社会公共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分析虹膜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势,然后分析并讨论了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难点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0.
传染性腔上囊炎疫苗免疫鸡TLR7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11日龄雏鸡分别口服接种鸡传染性腔上囊炎(IBD)弱毒疫苗(法贝灵,IBD-Blen)1和3头份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脾和腔上囊组织,分离纯化淋巴细胞,常规方法抽提总RNA,以鸡β-actin基因为内参,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鸡Toll样受体7(ChTLR7)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接种IBD弱毒疫苗前,试验鸡脾和腔上囊组织中均有ChTLR7的微量表达,疫苗接种后第7 h,脾中ChTLR7 mRNA的表达开始显著上调,至接种后第12 h达峰值,此后迅速下降,至第130 h时降至疫苗接种前的水平;而腔上囊组织中ChTLR7 mRNA的表达自接种后第12 h开始增加,第24 h时达峰值,随后迅速下降,约72 h后恢复至疫苗接种前水平。表明ChTLR7可能参与了IBDV感染早期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