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观察消痔汤治疗混合痔术后便血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混合痔术后便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第1天起,治疗组口服消痔汤,对照组口服迈之灵,疗程均为7d。观察患者创面止血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创面出血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1天比较,术后第7天治疗组TXB2含量显著升高(P0.05),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TXB2和6-keto-PGF1α含量较术前1天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消痔汤口服能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便血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22.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并诠释蕴含其中的药味组方法则,简析药味组方法则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和阐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及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临证组方,提高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3.
目的 观察健脾消脂方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治疗组(予以健脾消脂方,并予以饮食及运动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IL-1β、LDL-C、TG、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cIM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在降低MMP-9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IL-1β、TC、TG、LDL-C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消脂方能降低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MP-9、IL-1β水平,可能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4.
目的 探讨程氏蠲痹汤加减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 A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胎牛血清组、程氏蠲痹汤加减方(JBT)组、雷公藤多苷片(TGT)组、JBT+sc-13143组、正常大鼠血清组以及阴性对照组。采用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和冷水吹风刺激的方法复制风寒湿痹阻型AA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培养基中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JBT组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胎牛血清组、正常大鼠血清组以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BT+sc-13143组与JBT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氏蠲痹汤加减方能有效下调A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225.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针刀治疗,记录患者针刀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残损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个时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时点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晕针、断针、术口感染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针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质量,验证亳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同时对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对所有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亳白芍趁鲜片标准煎液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亳白芍生斜片标准煎液相似度高;不同加工方式白芍饮片标准煎液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白芍趁鲜片与白芍传统片聚为一类,而白芍生斜片自成一类。结论 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的亳白芍趁鲜片质量与传统片差异较小,可与传统片一并应用,生斜片质量差异略大,能否作为白芍饮片在临床进行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脉痹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血脉,血液凝涩,脉道不通,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不仁,或见冷、热、燥、湿及水肿,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法包括针刺、汤液及药酒治疗,其预后与正邪盛衰有关。脱疽病因病机为寒冷刺激、房事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情志不遂或外伤,致气血凝滞,经脉阻塞,肢节失养,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发凉、苍白、疼痛、坏死脱落,早期采用中药内服,晚期手术,配合各种外治法局部治疗,其预后与气血是否衰败及毒邪是否传变有关。  相似文献   
228.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对湿热下注型肛窦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湿热下注型肛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以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以庆大霉素和奥硝唑保留灌肠,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和疼痛、坠胀、瘙痒、充血水肿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症状总积分和坠胀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治疗肛窦炎较庆大霉素联合奥硝唑灌肠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29.
目的 准确找出白薇与其混伪品老瓜头、紫花合掌消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鉴别点。方法 在野外调查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和采集药材样品,运用药材性状鉴定、微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等方法对白薇及其伪品的鉴别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白薇及其伪品药材的主要区别在于根粗细均匀,表面有细纵褶皱及点状分泌物,木心颜色淡黄及占横断面的比例较小,表皮下皮层常茎向延长、皮层宽,内皮层类圆以及其内侧石细胞无或偶有出现等。结论 可通过性状鉴别、微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等方法将白薇及其混伪品老瓜头、紫花合掌消区别开。  相似文献   
230.
目的 通过观察冰茶栓对骨癌痛大鼠不同脑区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 enkephalin,L-EK)和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骨癌痛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取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W256癌细胞骨髓腔注入术复制骨癌痛模型。术后7 d选取26只骨癌痛大鼠随机分为冰茶栓组和模型组,每组13只,另取同期饲养的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术后15 d开始连续10 d给予冰茶栓101 mg/kg。分别于手术前后不同时点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末次给药后于冰盘取脑,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区L-EK和β-EP含量。结果 给药后5 d和10 d,冰茶栓可显著提高骨癌痛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P<0.05,或P<0.01)。冰茶栓可明显提高骨癌痛大鼠丘脑区L-EK、β-EP含量及海马区L-EK含量(P<0.05,或P<0.01)。结论 冰茶栓对W256癌细胞诱导的骨癌痛大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抗骨癌痛作用的中枢机制可能与其提高部分脑区的L-EK和β-EP有关,丘脑和海马可能是冰茶栓镇痛作用的靶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