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检查确诊,于发病后2~3d入院.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55~72岁,平均68.7岁.对照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53~71岁,平均67.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位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脑挫伤后不同时问内脑组织、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M)的变化,探讨其与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参照Feeney’S法建立大鼠脑挫伤模型,在伤后1h、4h、8h、12h、24h、3d、7d7个时问点提取心帆及脑组织检材,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f血浆TM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中TM刖性表达。检测数据应川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M的阳性表达、IOD值和血浆含量存挫伤后4h开始增加,至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伤后3dTM血浆含量仍高于对照组,7d后基本恢复至对照纰水平。伤后4h~3d之间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挫伤后TM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有助于推断呐损伤时间。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通脉汤运用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高危人群的创伤后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因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的DVT高危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Ⅰ(三七丸+通脉汤)、Ⅱ(三七丸+速碧林)、Ⅲ(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3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变化、DVT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Ⅰ、Ⅱ、Ⅲ 3组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Ⅱ组患者术后2 d 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C)含量较治疗前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患者术后2 d及术后6 d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含量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 d与术后用药6 d 血液D-D 、PLC、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含量比较,绝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通脉汤配合治疗的Ⅰ组和Ⅲ组患者手术后2 d及术后6 d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Ⅱ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3组DVT发生率较为相近,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丸+通脉汤、三七丸+速碧林、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三种方法,均能够有效改善高危人群围手术期D-D、PLC、AT-Ⅲ、Fbg、FⅧ等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继而有效预防围手术期DVT的发生,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电刺激血栓形成法测定体内血栓形成时间(occlusive thrombus formation time,OT);采用毛细血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建立血瘀模型,测定血瘀大鼠全血、血浆和血清比黏度。结果:TSD能显著延长大鼠OT及CT,能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清比黏度。结论:TSD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9.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颈内、颈外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致脑梗塞死亡的案例,报告如下:1简要案情葛某,男,49岁,1997年5月22日下午与他人发生争打,右颧、右下唇处受拳击伤,无颈部受伤情况,因右下唇流血而去医院就诊,门诊以“多处软组织挫伤、右下唇裂伤”予清创缝合、补液等治疗。伤后无头昏、头痛等不适。5月25日凌晨4时30分起床小便时感头痛,继而昏迷由家人急送至当地人民医院抢救。5时20分检查:BP160/90mmHg,P76次/分,双瞳等大等圆,直径约0.15cm,光反应消失,右侧肢体肌力下降…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3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同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T、INR、APTT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具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