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2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20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38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各国宪法文本中的环境权条款是对环境权提出的带有根本性的实证回应,环境权自身的宪法权利属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根本性进一步从理论层面证成宪法上的环境权。宪法上的环境权既有解释、修改等实践价值,又有生态、公平、安全、和谐、节约等观念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朱江洲  张贞 《河北法学》2001,19(3):155-157
系统论述了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在受案范围、程序性问题及其公正性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阐明了当前审判方式改革和程序规范化的兴起即基于对程序正义的思考。听证程序的法治化 ,必须以利害关系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程序保障为核试核心 ,唯此才能真正实现公正  相似文献   
993.
文证审查是检察机关履行检察权的一种方式,是在批捕、起诉阶段受托对原鉴定解决专门性问题是否恰当进行衡量的一种特殊鉴定,是关乎检察机关能否规范执法的重要保障.相关立法部门应将文证审查意见书规定为七种证据之一并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4.
法律是社会的指南,法律具有社会指向性。法院在审理类似泸州情妇案一类案件时,不宜再轻易启动道德判断,而应注意对法律规范自身包含社会规范内容进行证成,以得出以法服人之判决。本文将从道德共识之倾颓、组织因素、民意与规范的证成、法律运作的完整性等方面,运用法律的经济分析和语境论等法律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刑事诉讼中的亲属拒证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拒绝作证权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刑事证据立法中都有明确规定。我国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亲亲相隐"制度规定。确立亲属拒证权制度,对于弘扬传统的伦理道德,充分保护公民人权,提高法律效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动我国法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应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但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众多制度与措施的保障.法官的心证公开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各种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的必要条件.心证公开包括心证的条件公开、心证的过程及理由公开、心证的结果公开与心证结果的监督机制公开.法官心证公开要彻底实现,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也应当跟上.  相似文献   
997.
海青 《中国司法》2000,(6):42-4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空前壮举。目前,这一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已经得到了西部地区及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地处西部的青海省;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开展了“西部大开发,我们怎么办”的大学习、大讨论。省委、省政府已研究确定了开发方向和工作重点。各行各业也积极献计献策,谋求发展之路。作为法律眼务的公证机构如何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课题,也已摆到了我们面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一个较长的历史任务,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和法制环境。作为西部地区的公证机构,应…  相似文献   
998.
诉权来源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诉权本质属性的认定。尽管有很多学说都从不同角度对诉权的来源进行了探讨,但尚未有一种学说真正、完全地揭示了诉权的来源。文章通过对诉权产生和发展历史的分析,指出,并不是来源于国家法律的赋予,也不是国家的恩赐,它是国民在特定社会发展过程和社会关系中所享有的基本人权的范畴。诉权具备普遍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999.
侦讯用证论     
侦讯用证,有其不同于法庭用证的目的、特点、功效、原则。其必要和效益两原则,制约着用证方式的选择,决定着用证技巧的施展。本文从侦讯实际出发,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研究技巧类别,在规范、辨析其基本概念中,形成侦讯用证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李安  乐国安 《法律科学》2008,26(2):29-37
法律推理前提之获得又称为法律发现,一度被视为是心理学的研究议题。但是,实际存在的法律发现毕竟为法律证立提供了逻辑起点。而且,探究法律前提获得的机制还可以为人们提高在证成的脉络中提炼证成要件的准确性与效率。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法律发现的深入探讨。法律前提的获得虽然可以从思维与推理的双重加工理论这一新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进行普通的阐释,但更要从能够体现法律领域特点的法律认知上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