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13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往制度对欠缺行为能力成年人的保护停滞于家庭或亲属自治的单一理念。国家公权力没有及时适当地介入,社会没有及时地参与,监护的公法化、社会化程度较低。随着以社会为本位的福利国家的构建,国家与社会介入私法以保护弱者实现实质正义的趋势日益显著。现代监护法应逐渐强化公权力和社会对成年人监护的介入。因此,成年人监护制度必然走向社会化、公法化,而美国成年人公共监护制度与社会机构监护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据人民日报10月30日讯,《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11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走上了法定化轨道。该《办法》规定,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户籍在吉林省或者户籍不在吉林但在吉林居住满一年的公民,  相似文献   
103.
传统民法强调行为能力欠缺宣告是成年人监护得以设置的必经程序,该制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剥夺和限制了行为能力欠缺者在民事活动领域的行为自由,这不利于成年人监护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实际上,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监护对象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与监护对象有无行为能力并无必然联系,行为能力欠缺宣告制度不应成为成年人监护设置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4.
刑法明确了紧急避险是一种正当化事由,因而第三人无法对紧急避险人实施正当防卫,但第三人如何应对己身的合法利益损害需要探讨。对于无行为能力人制造的危险,相对人应采取紧急避险、正当防卫、还是其他举措来避免危险依赖于对无行为能力人行为属性的认定。紧急避险中的危险在特定情形下来源于避险人自招,面对自招的危险,避险人能否实施紧急避险需要区别过失与故意两种不同罪过。  相似文献   
105.
过失客观化语境中,责任能力不再是过失构成的逻辑前提,从而丧失了在实证法上加以规定的必要。但责任能力制度原旨在表达对理性能力不及的未成年与精神病加害人保护的价值,不应被完全抹消;相反,这种价值可以通过绝对年龄下未成年人与完全丧失意思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特别免责,以及适当考虑绝对年龄以上未成年人之年龄、智力、经验以型构合理人这一兼容主观的方法得到部分实现。以此去检讨反思《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规定,可以认为,其认定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不构成过失且须因有财产而担责,规定监护人承担无过失责任及被监护人无财产时的单独责任,均有不合法理现实且失于实质公平之嫌。  相似文献   
106.
施帆 《云南人大》2007,(7):23-24
当前,一些基层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客观效果与代表法定的职能要求相差甚远,明显表现出代表政治行为能力的弱化。代表履职能力的弱化,势必导致权力机关作用的弱化。所以应该引起重视。一些代表作用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7.
成年人因其心智不健全、年老精神耗弱、生理残疾等原因致使行为能力欠缺,不仅难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且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时难以承担与完全行为能力人相同的民事责任。但目前我国现行的行为能力欠缺的成年人法律保护制度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法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在今后的立法中借鉴和吸收日本后见制度,适当扩大保护对象范围,设立与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状态相适应的梯层保护结构,明确监护人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监护人的选定程序,以完善我国的行为能力欠缺的成年人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8.
禁治产制度的废止及我国相关制度的检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法学论坛》2008,23(3):126-132
随着现代国际人权保护标准的日趋统一,残疾人人权领域的法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古老的禁治产宣告制度因不适应国际人权保护的思潮,陆续退出各国民法或者作出修改.作为继受了禁治产制度的我国成年人无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宣告制度,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建议未来民法典取消成年人行为能力欠缺宣告制度,新设监护登记制度替代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宣告.对行为能力欠缺者的认定上,采个案审查制.  相似文献   
109.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中的许多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统一的《民法典》是我国民事立法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我国司法机关和民事主体在适用和援引现行民事法律、法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建议我国《民法典》立法时对死亡宣告等几种制度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10.
道德行为源于个体的价值观,受其影响与支配,因此,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价值观的内容比道德内容丰富得多.故道德教育不能代替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应该通过价值观教育促进个体的价值观逐步与道德一致,通过培养价值行为能力促使自律道德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