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13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张柟 《唯实》2005,(5):48-50
哲人笃信“我思故我在”,推究哲理内涵和观念意识层面的问题,当然重要;常人认知“我行故我在”,追求实践层面的行为能力和行动准则等实际问题。谢健把“慎思”和“笃行”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保持先进性”是她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定盘星”;作为一名检察官、反贪局长,她从法制高度阐释了什么是依法执政,什么是执政为民,并以自己20年法治工作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一、客观定位与主观认识与谢健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是在电视台的“女性人才开发”专题节目中,一起作为嘉宾回答主持人提出的  相似文献   
92.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权理念的更新,以行为能力判定监护是否启动的弊端逐步显现,早期立法对成年监护对象范围规定地十分狭窄,监护的类型与职责等均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成年监护制度的去行为能力化迫在眉睫,建立与现代成年监护匹配的启动标准,使其与行为能力划分标准脱离,是继《民法总则》设立成年监护制度后的一项新任务。对比其他国家,我国立法晚了数十年,因此我国还需要借鉴域外优秀经验,以期完善此制度并在最大限度内保护被监护人的最大利益。  相似文献   
93.
郑勇 《中外法学》1989,(5):31-35
<正> 几年前,法学界对于法人犯罪的讨论,那种繁荣的景象随着我国立法对法人犯罪的确认,使这场讨论告一段落。尽管如此,"两派"在理论上分庭抗礼的局面,并没有因为立法对法人犯罪的确认而打破。从1987年《海关法》对法人犯罪的确认到现在,已有两年多的历史,而在人们对"官倒"(请允许在此借用官倒一词)的一片声讨之中,竟无一起对法人犯罪施以刑罚的司法实践,这就使得本来就存有危机的法  相似文献   
94.
高为民 《法制与社会》2010,(36):259-260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聋哑人犯罪可以减免处罚,然而司法实践中的聋哑仅以生物特征为标准,有不尽合理之处。生理器官的障碍不是减轻责任的当然理由,需要考虑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并经过专门机构的鉴定,才能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对聋哑人的处罚。  相似文献   
95.
盛珍 《法制与社会》2013,(9):295-296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教唆人、帮助人需共同承担侵权责任。但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在未尽到监护义务时也应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其责任形态为单向连带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规定了监护人的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及针对特殊情况下的例外规定。  相似文献   
96.
初中学生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学校中发生的事故,学校因《侵权责任法》所界定的过错责任,承担法律责任。学校要以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积极预防。一是带有故意性质的学校侵权责任预防;二是过失责任的侵权预防;三是学校本没有责任,但由于监护人的推诿或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导致学校不得不承担赔偿责任的预防。  相似文献   
97.
我国民法将监护作为补足自然人行为能力之手段,导致监护被行为能力侵蚀和遮蔽,于功能上由关爱走向限制。法律剥夺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的自我决定权,致使被监护人不得不托庇于监护人。《民法典》引入意定监护,本为克服法律整齐划一规定之不足。但由于与行为能力挂钩,意定监护困顿于监护人选择的狭窄视角,极大地减损了功能矫正力度。解开意定监护功能异化之结,需要找寻在不违背基本法理情况下将意定监护与行为能力脱钩的办法。通过目的解释,经由解释论路径重构行为能力与监护关系,使意定监护回归本人利益保护这一立法目的,系可行的路径。对《民法典》第28条和第33条作目的性限缩,将其限于自然人行为能力欠缺情况下监护的适用;而将行为能力非欠缺时的监护,视为一个立法未予规定之悬而未决的问题,通过运用民事法理和适用民法基本原则进行调整,系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98.
法人目的限制是法人民事能力的具体表现,对其性质的不同回答,决定了法律不同的价值选择,是注重对法人设立人的利益保护,还是对第三人的信赖利益和交易安全的保护。权利能力限制说不利于法人责任和第三人利益的保护,行为能力限制说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便于维护交易安全,保护第三人的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99.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其地位已然由历史决定。但基于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性质而产生的对两种能力的范围及一致性问题的探讨观点不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时间和范围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政治权利文本表述暗示了公民政治权利二分为政治权利能力和政治行为能力。而政治能力二分既存在与政治自由平等之错位,又在规范原理及正义性上存在与政治自由平等之暗合。若宪法昭示此二分而明确写入"政治权利能力"与"政治行为能力",则可以起到消弭文本冲突、保证宪法体系逻辑自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