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1440篇
中国共产党   411篇
中国政治   498篇
政治理论   142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法律思维的整个过程,都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梁慧星老师在著名的《怎样进行法律思维》一文中作此说.从法律的社会性、逻辑性、概念性、目的性、正义性六个方面对法律思维的现实指导意义感悟如下:以规范规范思维,以思维运用规范;法律“解适”源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法律逻辑遵循从规范到案例事实到最终推出法律效果的过程;概念是众目的之基石;法经天下,经国济世.  相似文献   
92.
盗窃罪的构成需要行为人在故意之外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为“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机能.非法占有目的由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即排除权利人的占有和利用处分的意思.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判断,应从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利用刑事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93.
陶银生 《党课》2012,(15):24-30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共产党员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提高修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基本要求;教学提示:教学前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读本,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  相似文献   
9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恶意透支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并确定了"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限制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两次催收的认定、三个月的宽限期计算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试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5.
依循我国法院常用的因果关系理论,程健案判决书采用了直接因果关系标准。实际上,因果关系理论是丰富的。本质上,归责是一个法律问题,属于法规判断的范畴。因此,探寻法规范的目的是归责案件司法审查中必经的步骤。借鉴行政法学中的保护规范理论来确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第1款是否具有个人利益保护目的较为困难。如果从新近的主观公权利标准、我国司法实际及国外的标准来看,认定其可以保护个人利益并非不可能。然而,当我们参酌优先适用原则和虑及该条款缺失法律后果规定时,就可知该条款适用于本案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6.
黄元武 《党课》2012,(17):38-45
教学对象: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村党组织负责人;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有效举措,并使之落到实处、发挥效能;教学提示:教学前要深入了解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教学时间:1.5小时。  相似文献   
97.
《党课》2012,(7):24-31
教学对象:基层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明确新形势下保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大现实意义,从而自觉地加强修养、锤炼党性,为发展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8.
张鹏 《政法论丛》2013,(6):79-85
刑法上的扒窃需要充分考虑刑法目的和罪刑法定原则进行实质解释.扒窃入罪的根据应站在结果无价值立场进行分析,这一根据正是甄别、筛选和归纳扒窃概念诸要素的实质理由.扒窃行为只有达到足以造成数额较大损失的程度才能认定为犯罪.依此,扒窃是指行为人在公共领域对一般人所携带财物实施的技术性盗窃行为.同时,刑法上扒窃不以财物“随身”携带和“秘密性”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9.
舆论认为与现行刑诉法相比。修正案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哆气不过,围绕着“拘留通知条款”等侦查条款提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草案》中涉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三种强制措施等规定引起人们的广泛扫心和质疑。  相似文献   
100.
胡兴  羊虎 《中国检察官》2012,(20):15-18
本文案例启示:司法人员对行为人主观心理态度的认定应坚持全面完整地评价危害行为,遵循从客观到主观的顺序,避免孤立地把握证据。在具体判断时应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结合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考量。同时,不能简单地运用效果逆推动机。得出的结论一定要经过周密的论证,排除其他各种可能,进而提出充分、切实可靠的证据。[基本案情]2008年11月1日凌晨5时许,犯罪嫌疑人孟某在A市B区以雇车为由,在坐上司机张某驾驶的出租车后要求张某载送其到C市,司机张某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