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791篇
中国共产党   226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171篇
综合类   2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垄断和限制性商业行为对国际经济的消极影响愈来愈大。垄断问题的国际化需要相应国际法律规范来予以规制 ,由此而产生了国际反垄断法。由于国际垄断具有跨国性 ,而国际反垄断法是国际法性质的 ,它的直接规范对象是国家 ,因此 ,它只能通过协调或改变国内法和国家行为 ,使各国国内法趋于统一 ,这也决定了国际反垄断统一法产生的困难。随着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进行 ,垄断问题变得突出 ,对这个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制 ,国际经济自由的进程是难以深入的。  相似文献   
152.
行政性垄断与职业群体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闻 《求实》2001,(6):32-34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垄断又呈现出其特殊形态 ,即行政性垄断。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及其它收入目前呈现出诸多的不合理性 ,同时行政性垄断又造成职业群体收入差距过大。行政性垄断已对职业群体利益均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破坏了社会分配秩序。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竞争机制等措施限制行政性垄断 ,调整职业群体收入的差距 ,从而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3.
经济不平等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不仅仅是指经济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更是指各经济主体在公正合理的制度框架中进行经济活动的差等经济权利。经济不平等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引发政治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和人格歧视的罪魁桶首。要矫正经济不平等,就必须打破垄断,控制贫富差距,实行再分配和成果共享,以实现经济不平等的救济和经济平等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4.
有形公共产品的卡特尔和内在利益分配模型表明政府垄断体制下无法建立至善服务体制,而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失序和混乱使得公共产品的市场化改革面临不足和过度的双重困境。确立政府监管者、市场竞争主体、第三部门协同监督的关系对有形公共产品市场化改革至关重要。在有效民营化改革的基础上,以不同区域政府间公共服务相互协作为补充,多方位引入投资形式,同时明确政府责任、强化制度供给,形成有形公共产品的多元化服务体制,是有形公共产品至善服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5.
历经十三年酝酿的《反垄断法》终于颁布与生效了,对于它的讨论亦如火如荼。适逢我们讨论《反垄断法》之秩序、平等、效益等基本价值追求时,笔者认为,在《反垄断法》中,对于利害关系人私权利的保护亦尤为重要,本文欲从比较法的角度,通过剖析我国《反垄断法》私权利保护之缺失,就私权利救济的完善提出笔者之建议。  相似文献   
156.
<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与当前先进的国际竞争法律接轨,通过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三类主要垄断行为的规制,构建了反垄断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的实施必须打破行政垄断.<反垄断法>第8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这是中国特色的"经济宪法"的核心所在.<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实质是关注民生、保护民利的深层立法,体现了反垄断法的民生意义和民生价值.  相似文献   
157.
开阔视野     
改变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垄断较之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则相对迟缓。这次抗震救灾中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社会的成长让人眼前一亮。正是灾难,起到了触发和催化的作用。而真正成熟的公民社会,不能总是依靠灾难  相似文献   
158.
恬嵋 《中国妇运》2010,(7):43-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工业化、城市化和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美国的社会面貌,影响了社会生活,也带来诸多社会矛盾。进入20世纪后,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要求变革的呼声日趋高涨,汇成声势浩大的全国性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59.
我国的《反垄断法》已于2007年8月30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反垄断法》的制定过程映射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它在未来的实施效果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160.
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规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桂芳 《学理论》2010,(27):149-151
禁止垄断协议是各国《反垄断法》的重点内容,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内容之一。从分析横向垄断协议的概念入手,借鉴美国、欧共体等国外对横向垄断协议规制政策及实践,针对我国横向垄断协议规制政策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横向垄断协议规制制度的建议,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