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98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各国政治   156篇
工人农民   251篇
世界政治   8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3篇
法律   18635篇
中国共产党   6990篇
中国政治   12482篇
政治理论   4372篇
综合类   783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567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710篇
  2015年   1453篇
  2014年   3961篇
  2013年   3322篇
  2012年   4026篇
  2011年   4212篇
  2010年   3811篇
  2009年   3917篇
  2008年   4438篇
  2007年   3219篇
  2006年   2983篇
  2005年   2379篇
  2004年   2662篇
  2003年   2367篇
  2002年   1910篇
  2001年   1316篇
  2000年   1185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必不可少的权力,它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是行政 自由裁量权在现代国家权力中的扩张使其在运行中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本文要探讨的则是行政程序及其法制化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常态运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入世后,政府面临挑战,对我国行政审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WT0对一国政府行为监督的体制、程序和实体裁决都作出了相关规定,WT0还要求一国政府行为必须遵守协议中所体现的基本原则精神。法院在审理涉世行政案件时,应该在审查范围、审查主体、审查依据、审查程度、裁判权限等方面适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43.
论我国行政审判的职权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行政诉讼模式中采用“当事人主义”的呼声很高。本文在分析两种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 认为根据我国行政审判权的特性,其监督性的定位似乎比其中立的裁判权的定位更合理些,因此在行政审判中坚持“职权主义”的特色是符合我国现有体制的。  相似文献   
144.
成都市针对“权、钱、人”管理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5.
余某某系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器械科科长,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146.
加入WTO,给我国政府提出诸多新问题,所以近一年来,“入世最大的挑战是对政府的挑战”成为十分流行的语句:这句话的明确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7.
为实现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行为教育势在必行。法律行为的可变性和社会性是法律行为教育理论依据的关键 ,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高校大学生法律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8.
建立与完善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开是 2 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各国行政发展的重要趋势。行政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是依法行政的本质反映。它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从这一角度出发 ,可以把行政公开理解为是政府的义务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建立与完善行政公开制度是现时代的迫切需要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9.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 ,是新时期我党执政方式一个重大的转变。以德治国在我国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以德治政。德治思想作为传统行政文化在现阶段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在机构改革和依法行政中应当充分发挥行政文化的独特功能 ,将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和依法行政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0.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没有很好的区分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和物权变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法律事实,对于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的,多数的法院认为买卖合同无效。这影响交易的安全和效率,不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