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921篇
中国共产党   1016篇
中国政治   1721篇
政治理论   811篇
综合类   110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78篇
  2009年   468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进入21世纪,浙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帮群体。可以说,浙商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足以让国人为之羡慕和自豪。然而,世界在变化,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浙商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困境:产业结构需调整、金融业系统与实体经济需融合、企业家群体需换代;在其伦理文化的建设中,有许多影响浙商伦理文化观形成的疑问。如:利益第一还是道义第一?权利第一还是责任第一?金钱重要还是幸福重要?发展经济第一还是保护环境第一?等等。新时期,浙商们要想走出这些经营和伦理的困境,必须从企业家群体、经营方式以及伦理观念的转型与升级着手,依靠伦理文化的再造,使浙商企业走出一条伦理与利润"共赢共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2.
由基于政务徽博的行政伦理何以形成为问题出发,通过对基于政务徽博的行政活动的阶段划分,廓清了问题应对所需依托的理论基础和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认为该问题的研究必须关注过程性规约.然后对基于政务微博的行政伦理研究做了方法论的探索,为此问题最终制度化应所必须要解决的进路与方法做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3.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4):10-13
老祖宗造字很有意思,“谐”者,“皆言”也,就是让大家都能说话。在审理案件的法庭上,如果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就会和谐。法庭本应是控辩双方激烈交锋的舞台,法官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应扮演消极中立的角色。只需要依法推进庭审的程序进行即可,不该与控辩任何一方发生激烈冲突。而近年来越来越激烈的审辩冲突,其实反映了中国司法实践的深层次矛盾。王刚案,是一只麻雀。解剖这只麻雀。是为了探究庭审冲突的根源。王刚案。是一面镜子。正面是庭审冲突。背面是司法伦理。王刚案,也应成为一个路标。既连接着过去。又指向了未来。本期聚焦关键词:审辩和谐  相似文献   
144.
段伟文 《乡音》2013,(3):33+46
●发展关系民生的科技,不要忽视它对公众带来物质上、身体上乃至精神上伤害的可能性今天,在中国发展到可以向世界展示一种新的模式或风格的时候,大力推进民生科技,既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水到渠成之举。顾名思义,民生科技必须以有利民生作为其主  相似文献   
145.
伦理道德支持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新农合制度推动着伦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由于二元结构长期的存在,我国城乡存在严重差距和不协调,农村的制度化缺失和伦理缺失现象非常明显。当前我国新农合方面的伦理缺失主要体现在制度差异、效率与公平的失衡和政府道德责任的缺失等。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6.
赖井洋 《岭南学刊》2013,(3):116-120
余靖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提出了丰富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安民为核心,以德治、仁政为纲要;倡导实现富国、强兵之社会最大功利为价值取向;强调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伦理要求;阐述了"衣食不足,虽尧、舜在上,不能使民不为贼盗"的道德发生论观点;等等。  相似文献   
147.
冉华 《理论月刊》2013,(2):97-100
在当代中国的传播语境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已经身份难辨,究其实质他们是各种职业人的精神和意志的聚合。传播人身份混杂,所以各自投入的激情的方式也各不一样,抑或是政治的,抑或是职业的,也或者是商业下的矫情。传播之所以作为当代之伟业,自然有其理路可以依循。而我们的思考依然得回归到本质问题之上,在当代中国的场域里,传播伦理似乎总与政治生存纠缠不清,也需要和学术使命互相订正。  相似文献   
148.
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视野的生态伦理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帅 《理论月刊》2013,(8):42-44,107
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化的共识。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依靠新的治理措施以外,更根本的是根植于深层的生态伦理观念的形成。生态伦理观着眼于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信念、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理论思想和实践。人类需要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生态伦理的协调发展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自觉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人类对由自身涉及生态伦理行为的合理控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9.
当下的思政教学往往由特定的案例情境展开。备课时我们时常关注案例情境对知识传递的价值,而忽视了情境自身所蕴涵的伦理导向,导致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学生情感与课程资源伦理失和、课程资源与社会主流价值伦理失和、教师认知与学生情感失和等现象。教师应通过集体磨课加强教学资源研究,减少情境伦理失当引发的伦理冲突;加强学习以提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领悟力,减少过于依赖"事实"而产生的伦理失当;借鉴名师教学案例,在创造性使用的过程中消除可能出现的伦理困顿。  相似文献   
150.
人的社会化过程与自然的历史化过程之间存在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产生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其中蕴含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首先,把认识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循环演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伦理基调的起点,深层次揭示人为什么应该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命题;其次,把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作为逻辑主线,具体明确地揭示人应该如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道德命题;最后,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环境伦理诉求的逻辑归宿,深刻阐释实现其目的背后蕴含的核心、本质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