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288篇
中国共产党   489篇
中国政治   595篇
政治理论   192篇
综合类   2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老有所养”,中国人长久的期盼是否还遥不可及呢?在经济社会剧烈转型的今天,周遭的一切飞速变化,人口结构也随之悄然变化,养老矛盾日益突出,“老有所养”将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承接上期内容,这期我们仍然以西充为例,剖析变革中的农村养老。  相似文献   
92.
问:我单位有位预备党员工作表现很突出,请问他能否参加党员评优活动,能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93.
张振元 《党政论坛》2011,(21):63-63
过去人们总是说:“这个人表现这么好,可能他就是共产党员!”可见群众把共产党员和最好的人是划了等号的。但到了如今,让一些党内的蛀虫、腐败分子闹得,有人甚至说出了“洪洞县里没好人”的气话。尽管好党员、好书记、好领导、好带头人为数众多。  相似文献   
94.
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模式中的APO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变、个性化及多样化的趋势,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具备敏捷反应、动态柔性、受众契合①的特点,形成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并迅速适应的良好能力。基于这种体悟与认识,文章创新性地探索了在快速变化的人才供需环境中,能够极大发挥生存与发展空间并扩大竞争优势的、更为积极有效的实践性人才培养工作方法——APO法②,即:关注点(Attention points)——表现点(Presentation points)——工作点(Operation points)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对APO法关注点——表现点——工作点模式的理念、思路、运用、原则及特点等,进行了方法论上的阐述,以获得相关的有益认知。  相似文献   
95.
马涛 《前沿》2011,(12):155-157
在油画处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艺术相互激荡的当代环境中,如何构建中国具有中华民族的油画格局,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在世界的美术占有一席之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不仅是丰富和发展油画语言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中华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需要。  相似文献   
96.
《协商论坛》2011,(4):19-19
建议人:省政协委员王位东●案由:我省义务教育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在少数初中、小学上,特别是一些高价收费的学校上,出现了拿得起钱上好学校(少数富家子弟)、拿不起钱上差学校(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情况,许多适龄初  相似文献   
97.
百家言     
《求是》2011,(19)
胡鞍钢: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是制度优势中国崛起的根本优势是制度优势,主要表现为:其一,中国共产党拥有组合和动员人民群众的强大能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中国现有的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整合起来,为中国的发展所用,为人民所  相似文献   
98.
首先,民主被泛国际化。在西方战略家眼里,民主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现象,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一样,已经成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价值、观念、标准、制度、原则、做法等。近些年来,国际上的"民主阵营"嚣张一时,极尽政治渗透和武力干涉之能事,这  相似文献   
99.
《党史博览》2014,(12):29-29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此后,灵柩在北京的浙寺内停放了六年多。李大钊就义后一直未能"入土为安",一方面和他的家庭拮据有关,一方面与社会各界未能对其达成一个认知上的"共识"有关。1933年李大钊的遗孀提出希望北京大学安葬的吁求,为这次公葬提供了一个契机。李大钊终于被安葬于万安公墓。  相似文献   
100.
正1917年李大钊在《此日》一文中,谈到"月异岁新,与时俱进"这一概念,"与时俱进"也是李大钊思想发展的一个优秀特质。与时俱进具有开放性、进取性、创新性的特性,而这种与时俱进的特性,在李大钊的文章中有着充分的体现。第一,李大钊文章反映出的较强开放意识。在当时的中国,封闭和开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能不能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