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当事人主导的民事诉讼体制这样的前提下,通过法官释明权的构建来更好地为实现好公民的诉权而服务也就成了大势所趋,然而作为一种公权力,找出其之所以设置的宪法依据尤为关键,本文将对此问题作出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52.
滕祥 《法制与社会》2010,(35):48-49
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相比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非为陪审制而为参审制;非为人民陪审制而为一人参审制;非为当事人权利而为人民陪审员权力;非为人民陪审员分享司法权裁判权而为人民陪审员直接行使司法权裁判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转型为陪审团制度存在政治、法文化和诉讼程序配合等诸多障碍,未来仍应以完善该制度为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3.
弹劾法官与法官裁判权的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人大研究》2004,(1):43-45
【案例】2 0 0 2年 12月 ,吉林省磐石市市民张某状告刘某。磐石市人民法院受理后 ,由该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王某担任该案的审判长。由于该案当事人怀疑这名法官接受案件另一方当事人的宴请 ,并拖延办案 ,遂以“不信任”为由向法院举报了这名法官。法院立即启动“不信任弹劾程序” ,对这名法官存在的问题进行“不信任质询”。经详细调查后认定 ,该法官有违法办案、接受被告宴请的可能 ,并提出相应的证据。随后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农村干部群众中 ,聘请 18名弹劾委员 ,并在法院内部由干警投票选出 8名弹劾委员 ,成立弹劾委员会…  相似文献   
54.
禹超颖 《法制与经济》2009,(20):85-86,88
内部控制理论是经济学中的管理论,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控制论,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对司法裁判权进行有效地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法官职业准入的控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运行过程的控制从上下级法院审级控制、裁判生成的事前控制、司法进度的效率控制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目前的司法裁判权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5.
陈丹 《法制博览》2015,(6):270+24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随之拉开序幕,加强司法责任制是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心。而司法责任制的关键在于法官责任制。虽然我国的法官责任制不断致力于绩效激励和提高司法公信力之间寻求有机平衡,但其本身仍然存在不足。通过层层分析法官责任制的现实缺陷,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中国的司法制度能够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6.
刑罚与刑事司法裁判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刑事实体与程序的关系。千百年来,刑罚的变迁、回归与突破,直接决定了刑事司法裁判权的行使范畴。法定的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限制了刑事司法权的运作结果,恢复性司法则相对弱化了刑事司法裁判权,非刑罚化也对刑事司法裁判权的行使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7.
戚枝淬 《行政与法》2006,(4):103-105
民事强制执行权是指民事执行机关代表国家依照法定程序行使的,迫使债务人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务,以确保生效的法律文书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权力。民事强制执行权包括执行裁判权和执行实施权。这两种权力反映出民事强制执行权兼具有司法性和行政性。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审执合一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对民事强制执行权应进行分权运作。  相似文献   
58.
陈有西 《知识产权》1996,6(4):19-22,27
《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各种类型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开始不断诉至法院。由于不正当竞争案件本身的复杂性、法律规范的多样性,以及法院自身还刚开始这方面的司法实践,经验积累和法律理论研究都还相对不足,在诉讼实践中已开始不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随着这类案件审判的进一步开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会冒出来。本文围绕若干已经遇到和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其中的有些问题,还有待立法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