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的形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密切联系实际,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同时,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当时西化派进行文化批判的产物。这种文化批判主要体现在:在文化特征的认识上,批判了西化派过分强调文化时代性、世界性而轻视文化民族性的观点,注重三者的统一;在文化演进依据的分析上,批判了西化派文化决定论的进化史观,主张承认文化反作用的唯物史观;在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比较上,批判了西化派过分注重发展差异性的比较,坚持发展差异性和性质差异性相统一的衡量标准;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批判了西化派文化整体观下的全盘西化论,强调可析分下的中国化"扬弃";在中国文化现代化方向的构想上,批判西化派的西方文化现代化论,倡导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发展中介的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方向。从思想史的维度梳理和考察这一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对西化派开展文化批判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坚持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包安霞 《传承》2008,(6):96-97
本文就当前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导致大学生民族意识淡薄的现状,提出了高校要加强人文科目尤其是大学语文科目的建设,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界分别就“西化”与“本位文化”、“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和怎样实现现代化展开了多次争论。虽然其中观点各异主张不同,但却从总体上反映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现代化主题,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使这一命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充分展开,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含义。  相似文献   
14.
孙兴华  王峰 《新长征》2012,(9):30-31
"蜡烛终会有燃尽的一天。只要我在岗位上一天,哪怕一小时、一分钟,我也要为党和人民站好这最后一班岗!"这是双辽市辽北街西化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淑霞的口头禅。在10年平凡而又充实的工作中,李淑霞尽心尽力地为社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汤黎路在2012年浙江省新任县(市、区)委统战部长培训班上指出,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做思想工作,而思想工作必须以“同心”思想为引领,自觉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  相似文献   
16.
第五种传统     
讴歌 《南风窗》2008,(15):95-95
在被夏季暴风雨耽搁的飞机上,翻出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第一篇《九月初九》,像进入一架时间机器,它带我飞向另一个语言世界,那里酣畅而深邃。再翻到《遗狂篇》,我已被这架神秘的时间机器所迷惑,断然不管自己身处的这架现实的飞机,是不是还能在乌黑的傍晚飞向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4):73-80
最近,"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理论分析表明:价值观念从来都是具体的,因人而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抽象的价值独立存在;价值的内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因而没有永恒的价值.关于"普世价值",有一些观点需要澄清:不能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做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不能把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当做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能把自己或者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称为"普世价值";不能把人类生理上的共同点当做人的本性,进而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的目的,是想改变我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化背景 ,需要在党的理论建设中特别注意。西化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论争缘起于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西化与文化保守主义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发展的必然 ,它们实质上是在一种错误的文化历史观指导下的产物。但是 ,这种文化论争的背景 ,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铺平了道路 ,中国共产党由此诞生 ,而且对党的理论建设中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理论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理论的构建与创新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而不化与西而化之——余光中汉文学语言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至80年代,余光中结合其教学、翻译及创作的经验,对中文西化这一语言学课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内容包括1.近百年来欧美语言“入侵”中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2.中文恶性西化病症和病因分析;3.倡导不违背中文常态的“善性西化”。余光中的“中文西化论”在其汉文学语言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对汉文学语言理论有独到贡献,而且为汉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谈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和平演变(即“西化”、“分化”)阴谋是由来已久的,苏欧巨变后形势更为严峻。第二部分根据江泽民同志有关论述,总结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五个特点。第三部分概括了江泽民同志关于战胜“西化”“分化”的有关对策的论述,并提出了四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