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46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282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犯罪和犯罪主体的角度来看,国际犯罪与责任涉及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由于实施国际犯罪的个人身份不同,个人的国际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以私人身份实施的国际犯罪;另一种是个人以国家代表的身份或者作为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实施的国际犯罪。当有管辖权的国际刑事法庭乃至国际刑事法院对实施后一种个人国际犯罪的罪犯进行审判时,必然存在一个引渡罪犯的问题。本文拟就向国际刑事法庭乃至国际刑事法院移送罪犯的特殊性略陈意见。  相似文献   
12.
魏建明 《中国司法》2005,(10):67-70
公证法律责任是公证实践中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直面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公证改革的深入,公证法律责任所遭遇的问题日见突出,争议不断。如今,作为公证事业发展保障的《公证法》已对公证机构的性质和公证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公证改制即公证机构、公证人员行政性质、身份的转变已势在必行,由此公证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和形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试就公证与公证法律责任特别是作为公证法律关系主体之一的公证机构、公证人员法律责任所相关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一、改制后公证案件的民事属性问题这是个曾经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13.
从法律视角看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几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 ,理清教育者 (高校 )和受教育者 (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几层权利义务关系 ,其中既有对现行教育法规的分析 ,也有对前瞻性观点的引见 ;既有宏观上的把握 ,也有对精微之处的思考 ;既有纵向的继承和发展 ,也有横向的借鉴与吸纳。希望通过对学校与学生这两个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界定 ,更好地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和学生个人行为 ,提高高校教育的质量和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14.
15.
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时制作的录音、录像应归属哪种证据类型及证明力大小等问题值得研究。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时制作录音、录像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并具有相应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6.
梁建光 《河北党风》2003,(11):46-46
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时,需要找当事者、知情者调查取证。在找证人取证时,有的证人拒绝或推辞出证,甚至出具伪证,严重干扰了案件调查工作。因此,研究证人的心理,准确把握证人的心理特征及变化规律,采取有效方法,使其如实地提供证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18.
国际司法会计研究——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会计是21世纪会计发展新领域.它是会计和法律相结合产生的新会计分支,在国外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实践中与会计和法律相关的问题不断增加,国内也日益重视对司法会计的研究.本文主要概括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澳大利亚司法会计的基本内容、逻辑体系,概括其特点.  相似文献   
19.
构建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诉讼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实践中,鉴定人应当出庭而不出庭的情况很多,直接影响了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随着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庭审功能的进一步加强,法律对鉴定人出庭各方面规定的完善,鉴定人出庭将成为一项正常而必然的法律活动。从鉴定人出庭程序、保障机制、法律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构建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将成为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根据英美法意见证据规则 ,普通证人意见不可采 ,专家证人意见具有可采性 ,但在适用上都有例外。我国意见证据立法对普通证人意见规定有限可采原则 ;关于专家意见的采信 ,首先建立专家资格认定制度 ,赋予被告人委托鉴定人权利 ,是否采信由法官决定 ;无论普通证人还是专家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接受交叉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