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46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282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4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沈晨 《法制博览》2013,(2):269-270
证人问题一直是制约着证人证言收集的主要障碍,为了对此进行改善,最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相关规定进行了完善。本文拟通过对最新修改的民诉法以及先前民诉法中对证人的规定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认识最新修改的条款。  相似文献   
132.
免证特权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类亲情关系和特殊的职业信赖关系。在我国,免证特权的概念和外延还存在一定误解。本文介绍了免证特权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的发展,并对容易与其相混淆的概念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133.
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问题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崇义  李静 《证据科学》2008,16(3):257-270
传闻证据规则是普通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证据规则,原则上要求排除传闻证据。在我国确立这一规则对倡导证人出庭、遏制书面证言泛滥有积极意义。但是单纯地引进该规则并不能直接全面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考察传闻证据规则的制度背景及其在我国的适应性。只有结合本国情况,继承性地进行司法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本土问题。  相似文献   
134.
徐燕 《中国人大》2009,(2):16-18
深圳市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劳动关系的协调服务与监管等问题作出规定,促进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5.
郭玉伟 《天津检察》2007,(5):56-56,58
证人证言是犯罪嫌疑人及被害人以外的第三人,就自己耳闻目睹的案件事实,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是否积极、主动配合司法机关出具客观、真实的证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法制进步的标志。由于我国法律制度对证人制度保障和义务强制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且个别证人法律素质不高、作证积极性不强,致使取证难这一问题成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证人不愿作证,有着不同的原因。笔者结合自身在公安预审、公诉部门多年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对几种不同心理证人的取证技巧。  相似文献   
136.
免证特权是相对于一般证人必须出庭作证的义务而言的,是证人作证原则的例外。我国很多学者提出应当借鉴、移植西方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免证特权制度,以解决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难问题。本文通过对证人免证特权制度目前在我国建立该制度的现实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构建有限度的证人免证特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7.
一、引言 证人,即知道案件事实,且能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言,以直接或间接证实案情的全部或部分的人。他们依法提供的证言可直接作为定案的证据,是审判活动中据以定案的数种证据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它的证明效力及作用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若撇开了证人证言,大部分案件的基本事实根本就无法认定,然而,作为定案依据的每一份言词证据须经庭审质证,因此,证人直接出庭作证并经当庭质证而予以确认的证言,无论是从法律意义还是从证明效力等方面都是毋容置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8.
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刑事诉讼立法和制度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出庭难现象极为普遍,已经成为新庭审方式改革的"瓶劲"。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弊端,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论证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作了具体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3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由此可见,只要是知道案件情况,且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的人.无论其是否成年,都可以作为某一案件的证人。但实践中,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处于发育阶段,其语言表达存在;隹确度不高、逻辑性弱、易变性强等特点,且其本身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故向未成年人取证存在难度高、技术性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胡伟 《天津检察》2007,(5):52-52
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核心和基础。但在查处刑事犯罪,尤其是职务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取证难,证人不与配合等问题。笔者现就如何解决好证人不与配合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