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5491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1230篇
政治理论   230篇
综合类   184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786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628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是一名‘三陪’小姐,曾与你有过关系,并掌握了证据。请快速在指定账户里存入500元,否则,肯定让你有麻烦!”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国各在便有79名官员乖乖就范,勒索到手的赃款共计39500元。近日,敲诈勒索领导干部的兰某、傅某分别被佛山市三水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和二年。  相似文献   
112.
证据禁止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德国证据制度为视角,探讨了证据禁止理论的分类,证据使用禁止理论的功能,以及证据使用禁止的判断标准.德国的刑事诉讼反对不计代价、不问是非、不择手段的真实发现,其证据制度始终在发现真实与法治程序之间徘徊,并力图寻找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3.
恶意民事诉讼,是指行为人为了牟取非法利益,采用伪造、变造重要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替其伪造、变造重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恶意将与其没有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人卷入诉讼的行为。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两个:第一,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变造了重要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替其伪造、变造了重要证据,并以此作为其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支撑,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相对人向其履行某种义务的行为。第二,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即行为人通过民事诉讼,希望人民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14.
试论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民事证据交换制度存在的缺陷,诸如证据交换规则的合法性存在质疑、证据交换的案件范围粗疏笼统、证据交换的证据材料范围几无规定、证据交换的惩戒规则缺失等,阐述了证据交换制度的价值功能,对我国如何完善民事证据交换制度提出了构想,即科学界定证据交换的条件、扩大证据交换的案件范围;科学界定证据交换的证据材料范围;建立答辩失权制度,完善证据交换的惩戒规则;科学确定证据交换的主持主体,建立证据交换的操作规则;改善证据交换的外部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5.
电子邮件的证据可采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邮件在网络时代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有效而普遍的沟通方式。传统的经营方式与网络技术的逐渐融合,推动世界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基于电子邮件产生的电子商务纠纷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6.
我国目前制定独立的证据法典时机尚不成熟。刑事诉讼证据立法的指导思想应有前瞻性、现实性、开创性。程序事实应成为证明对象之一。完全引入外国的证据开示制度并不现实。对于瑕疵证据,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打击刑事犯罪产生不良影响。从完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出发,我国有必要引入交叉询问制。  相似文献   
117.
讯问是审查、侦破案件取得证据的关键性环节。讯问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模式,因为案件不一样,案情也不一样。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性别、职务高低、文化程度、社会知识与懂法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素质等等,这些基本因素都不一样,决定了审讯的形式也就  相似文献   
118.
过去。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涉及电子数据的证据进行庭审质证的.通常是将电子数据打印为纸介质证据形式.然后在庭审过程中出示纸介质证据。但是.2002年1月2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国家图书馆诉海洋出版社侵犯专有出版权纠纷案件中.法院首次在庭审质证过程中运用了电子数据形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9.
《法制与经济》2002,(8):57-57
读者杜国庆问:我单位一名职工的子女与其他人一同参与抢劫,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才知道,我单位这个职工的子女是根据同案犯的口供被抓。据了解,对我单位这名职工子女的指控,既没有被害人的指证,被告人自己也不承认,法院能否根据同案犯的口供给予定罪量刑。请问:同案犯口供能否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相似文献   
1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除强化自身或系统内部的建设外,还必须重视加强外部监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败工作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