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849篇
中国共产党   328篇
中国政治   1355篇
政治理论   291篇
综合类   205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国华 《中国监察》2008,(19):26-27
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逐渐呈现出作案主体多元化、手段智能化、行为隐蔽化、定性复杂化等特点,调查与反调查较量日益激烈,案件查办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08年3月27日至28日,江苏省泰州市纪委、监察局举办了违纪违法案件证据收集研讨活动,以转变办案观念,拓展办案思路,刨新办案方式,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9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七项将“视听资料”列入新证据种类,在今后的刑事诉讼活动中作为独立的证据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这一举措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对刑事诉讼的影响,也标志着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日趋完善。为在今后的刑事诉讼活动中更有效地掌握和使用视听资料,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3.
也谈走出证据概念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根据"来定义"证据"有循环定义之憾,最好还是用"事实"来定义.事实也是中性的概念,其中立性源于事实的客观性.对证据客观性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方面:证据材料的物质属性和证据事实反映案件事实客体的联系性.司法证据应该具有求真的价值取向.深入研究证据,应该区分证据事实、证据材料等下位概念.证据材料是证据事实的载体.证据材料的不确定性和待证性,使其在判决和定案阶段的材料还是证据材料,而不是证据事实本身.证据事实具有认知性,并不等于客观的案件事实.诉讼证据的法律性,使法律证据的主观性更加明显.辨析证据概念,应该具有批判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994.
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及法院的审判活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民事抗诉理由的重要法理依据。由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隹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有较大的差异,在民事审判中审判人员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中应当正确适用证据规则,增强抗诉书的说理性,力争使法院再审时采纳检察院的抗诉意见,纠正原错误判决。  相似文献   
995.
审查逮捕意见书的撰写水平高低反映着逮捕案件的质量。在证据分析时应注意说理性、逻辑性和客观性,证据分析可以采用肯定法、排除法和比较法,切忌“空”、“琐”、“乱”。  相似文献   
996.
为促进证据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升证据科学学术水平,推出学术精品和学术新人,根据《〈证据科学文库〉建设管理办法》,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997.
周欢秀 《法制与社会》2010,(25):176-176
通过行政诱惑调查收集的信息资料和证据,能否作为具体行政决定的依据,在学界尚且存在争议。鉴于在行政法领域非法证据排除的矛盾性,本文认为对"机会提供型"诱惑调查取证持肯定态度,对"犯意诱发型"诱惑调查取证则持否定态度,应认定为没有证明效力。  相似文献   
998.
刑事诉讼法视野下的法医DNA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DNA技术被引入法庭科学领域以后,其逐渐成为刑事案件法医物证鉴定的主要手段。由该技术产生的法医DNA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既能为侦查提供线索,又能为认定罪犯提供依据。但是,由于人们对该科学技术的认识存在局限性,DNA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在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刑事诉讼中要在程序上规范DNA证据的收集、检测,完善DNA证据在法庭上的审查程序,以更好地发挥其在法庭审判中的证明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澳大利亚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美君 《证据科学》2008,16(2):147-158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专家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澳大利亚的专家证人制度虽起源于英国,但经过独立后几十年的发展,颇具特色,尤其是在专家证据的可采性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相当具体、完备的规则,如专门知识规则、专家性规则、普通知识规则、基本规则和终局性问题规则等。为了克服专家证据带有偏向性和专家证人被滥用的弊端.澳大利亚在当前的司法改革中提出了不少相应的对策,这为我国亟待改革的司法鉴定制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曾报道了一起房屋产权争议案件。在该案中,法官依据当事人提交的网络聊天记录为证据,认定房屋产权归属及房屋装修补偿款数额。网络聊天记录以数据电文证据的形式出现在法庭上并不是新鲜事物。近几年,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站页面等数据电文证据频频亮相于民商事诉讼中,而《民事诉讼法》并未有直接规范该种证据的法律条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