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7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35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英美法系书证规则中,最重要的就是最佳证据规则.今天,人们普遍认为,在适用最佳证据规则的特定上下文中,应当对该规则进行限定性的表述.在证明一项文书内容时,除非能够证明存在提出人的重大过失以外的其他原因,否则必须提出原始的文书.社会的发展使得最佳证据规则的内涵也相应得到了不断地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难集中表现在大量以法定赔偿替代实际损失查明,客观上制约了侵权损害赔偿力度。根据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适用全面赔偿原则,范围和数额是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此二者均难以确定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相关情节针对专利权判决1万至1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在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数额"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此,司法机关往往采用其他定罪量刑标准认定犯罪。本文旨在论证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一、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准确打击犯罪违法所得数额、非法经营数额、侵权产品数量等均为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均不能完全涵盖行为人的犯罪特征或评判行为人的主观恶意。~①如在制售假酒案件中,有的犯  相似文献   
14.
关联性在各国证据法体系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但关于关联性的涵义各异。证据关联性的判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受各国立法中设定的证据规则、司法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影响。不同的证据种类与分类的审查判断方法又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要立足于证据的功能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5.
李成 《法制与社会》2012,(33):38-39
中国公证制度已经恢复三十年了,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证据规则制度。笔者从事公证工作这的这几年接触了大量公证案例,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证据是公证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公证职能的保障,公证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建立公证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处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时,面对双方当事人就如何约定工作岗位、工作岗位能否随意调整以及因工作岗位调整不能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责任归谁等问题的举证和质证,司法机关应当充分运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增加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部分证据可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为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的衔接提供了法律基础。但该条规定相对原则简单,有必要结合两高司法解释对该条文作出进一步诠释与解读:在主体上应将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收集的证据与行政机关等同,纪检机关收集证据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移送证据需提供合法性说明;对"等证据材料"的范围界定应包括当事人无异议及符合法定条件的言词证据,但最高检规则囊括鉴定意见的做法值得商榷。在具体程序方面,应完善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对非法取得的行政证据也应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要求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8.
一、公证免责规则的价值分析本文拟从公证行业及从业人员防范、降低风险的角度尝试探究公证免责规则的运用,并借用相关职业的概念表述引入免责规则,如法官按照程序规则、医务人员按照规定流程都存在免责的规则内容。与其他职业的事后、外部评价判断不同,公证行业的免责规则更倾向于行业及从业人员在事前、内部进行评估和决策,因此更具积极性和前瞻性,更符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新刑诉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诸多新规定,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刑事证据法更加科学、规范、文明,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规定予以进一步完善。一是推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心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向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往基于将证据视为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比较注重从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职能需要的角度设置  相似文献   
20.
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一直是诉讼理论和实践中颇具争议的问题。一方面,非法证据的采用对于国家机关查明案件事实,追究惩罚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保障公民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利过度扩张给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的宗旨,非法证据又不应该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但是,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领域的民主进程的发展,各国越来越趋向于选择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在此背景下,便有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诞生。本文以非法证据为切入点,借此谈谈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现状及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