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17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35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来,司法和立法机关十分关注证据法律制度,各地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相继制定了有关证据规则的司法解释,全国人大也正在起草关于民事证据方面的立法草案。作为回应,学界也出现了证据法理论的研究热潮。国外诸多证据法的理论被引介。哪些制度和理论可以被移植成为学者们思考的重  相似文献   
72.
我国刑事侦查中证据及规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侦查实践中,证据规则分为真理性判断规则和正当判断规则。前者包括经验排除规则、补强规则、优先规则、预防规则、分析规则和安全规则;后者则专指司法机关系取合法途径取证的规则。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从美国的一则警察圈套案例开始,比较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之证据采纳规则,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证据规则的规定。就警察在采证问题上,为准确、迅速地打击犯罪,并在有效保障人权的基础上,提倡可以实行警检一体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74.
最佳证据规则与书证优先规则、原始证据优先规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最佳证据规则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呈淡化的趋势,但是其基本精神并未动摇.有必要借鉴最佳证据规则的合理精神,在三大诉讼法修改时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原始证据优先规则.  相似文献   
75.
刑事证据收集规则是刑事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的相关规定却很不完善.立法方面的缺陷主要有:实体性规则和实施性规则均不完善,立法粗疏,缺乏可操作性;公、检、法在司法解释中的程序性规定违背了程序法定原则.理论研究方面的缺陷表现为:对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的研究未给予足够重视;混淆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刑事证据收集规则;理论研究与现实脱节.  相似文献   
76.
沈宏 《行政与法》2004,(5):104-107
行政程序中的证据规则及其立法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症结在于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行政证据规则和诉讼证据规则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寻求两者之间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发现其中的多样化联系,以及建构完善的行政证据规则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7.
诉讼法与仲裁法属于程序法范畴,在诸多方面,有许多相同或近似的特点与程序规则,其中,对事实的认定与有关证据规则的适用是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是,仲裁法由于仲裁法的特殊性所决定,当事人自治原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仲裁庭所享有的据情自由裁量权,始终主导着程序规则与证据规则的适用,从而使得仲裁程序对事实的认定与证据规则的适用上形成其显著的特色与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78.
“双服务”理念下 ,行政活动既要为公益服务又要为私益服务。但公益与私益的冲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现代行政法的基本任务之一 ,就是对利益的评判取舍。我们可以用“量大质优”的价值体系作标准来界定公共利益 ,同时借助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更好地规范行政权的运作。  相似文献   
79.
由于立法上缺乏刑事责任年龄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中户籍资料、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陈述和骨龄鉴定认定依据均存在问题;刑事证据采纳标准和司法成本影响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从而导致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处于不确定状态。对此,立法上应明确规定认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中,严格户籍管理,适当运用骨龄鉴定,严格遵守证据的采信规则,合理规划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80.
为深入研讨当前知识产权审判实践中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适用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主办,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及邻接权教席协办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研讨会于2006年7月10日~12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研究室副主任罗东川等出席会议。研讨会围绕证据保全、举证责任的分配、赔偿数额确定的证据认定等突出的法律适用问题展开研讨。会议对于探索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制度,解决司法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