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119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6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巩建华 《新东方》2011,(6):6-10
研究海洋政治战略需要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海洋政治分析框架下进行,基于对海洋政治的三个基本要素——海洋利益、海洋权利、海洋权力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回观中国海洋政治战略变迁历程,结合当前中国面临的各种海洋挑战,中国的海洋政治战略应着眼于三个方面:在海洋权力方面,要加强海洋控制力和海洋强制力;在海洋权利方面,要加快海洋法制建设步伐,强烈表达海洋权利,增强维护海洋权利的意识;在海洋利益方面,要积极促进海洋生产力的发展和海洋生产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2.
韩东 《求索》2011,(6):256-256
宽容(tolerance)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最初的宽容仅是一个宗教范畴的概念。宽容,从宗教层面到法律层面,不管是思想观念还是制度设计都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世界各国的宗教及其文化差异导致了宗教宽容政治化和法律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3.
痕迹学理论研究的匮乏与缺失,是影响、阻碍中国现代痕迹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能够从建构体系的角度去审视和探究痕迹学,则是制约中国现代痕迹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完善的主要瓶颈。山东警察学院孔春晓先生在《中国现代痕迹学论纲——以建构体系为视阈》(济南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书中对中国现代痕迹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和完善进行了深度探索,并对痕迹学的诸多理论视点及实践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规范性阐述。通读全书,深感震撼。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  相似文献   
134.
谈到《曾国藩家书》(以下简称家书),不能不先提及曾国藩。在我国,曾国藩是个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传奇人物。民间素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清史稿·曾国藩传》称他"中兴以来,一人而已",毛泽东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事实上,曾国藩长期以来在民间的显赫声誉,和家书也有很大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前,家书几乎是所有读书人必读的书。直到今天,也仍  相似文献   
13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北京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其蕴涵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并非飘渺的东西,是由物质作载体,可以在空间中呈现的。北京精神的载体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36.
沈纪伟 《中国监察》2011,(20):64-64
2010年,丢南省纪委决定对2006年11月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这套由云南省纪委组织编写的丛书已于2011年9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丛书总序中指出:“云南省纪委对近五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并汇编成丛书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7.
李天保 《求索》2010,(8):256-256
研读文史典籍与治学通径,自古以来就备受重视。《论语》记载的孔子教育思想开中国教育之先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38.
惜云 《民主》2010,(3):47-48
<正>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其起源、发展、传承与演变有着千百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它是一种基于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求神祈福等民间礼俗文化仪式,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美术、手工艺于一体,是  相似文献   
139.
<正>幸福是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和神圣权利。尽管人们对于幸福是否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但正如法国17世纪思想家布莱士·帕斯卡所言:"所有人都谋求幸福,概莫能外。虽然使用的手段不同,他们都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40.
缪文海 《求索》2013,(7):268-268,1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系杨耕教授等著述,2012年12月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杨耕教授是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杨耕教授认为,马克思历史观既不是决定论的,也不是选择论的,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成论的。马克思历史观的生成论本质体现在他对人与历史的统一性、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规律性的统一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