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88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79篇
世界政治   3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9561篇
中国共产党   540篇
中国政治   2017篇
政治理论   371篇
综合类   243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489篇
  2014年   1111篇
  2013年   1162篇
  2012年   1278篇
  2011年   1380篇
  2010年   1186篇
  2009年   1333篇
  2008年   1308篇
  2007年   913篇
  2006年   771篇
  2005年   577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华  陈朋 《理论导刊》2007,1(3):91-93
公共决策的制定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政府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分配正义的重要手段。因此,现代行政国家要求法律将不能再仅仅关注于解决私人和政府之间的争议,而是要提高行政过程的实体性因素,为公共决策的形成和实施予以法律学的判断和见解,提供有效的公共决策失效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72.
调解与审判合一,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司法的优点。但正是因为调审合一有着明显弊端,我国古代司法向近代变迁时呈现出调解游离于审判之外的态势,这是利于依法治国及彻底解决纠纷的因素,值得我们在当代司法中借鉴。  相似文献   
73.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歧较大。事实上,诉讼欺诈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因而应按诈骗罪定罪量刑。诉讼欺诈行为侵犯双重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其直接客体是单一客体。诈骗罪中的被骗人与被害人不必是同一人,但被骗人与财产处分者必须是同一人;在被骗人与被害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以被骗人为基准来判断处分意思和处分行为。  相似文献   
74.
梁鹏 《中国公证》2006,(1):49-51
美国公民强烈的维权意识导致赔偿诉讼随处可见,即使是不经意的过失也可能导致赔偿。公证员在公证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公证,出于保护公证员以及保护公众的目的,美国保险业设计了一些保单.通过保险的形式分摊公证员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5.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它在犯罪的成因与认定、刑罚的适用、诉讼的方式及犯罪的预防等方面都具有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几大特点来看,现行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而且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以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完善中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76.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ADR)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手段,但在我国运用尚不充分.我们应该树立多元化的价值理念,构建充分运用ADR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7.
夏霆 《行政与法》2003,3(3):80-81
民事诉讼合意的法理根据在于一个前提、一种局限和三项目标。一个前提是指诉讼当事人是理性人,能在诉讼中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一种局限指审判自身的局限使得它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放任当事人的合意;三项目标即指人们认为诉讼合意能够达到价值上、经济上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78.
纳税人权利内涵解读及双重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税人权利的内涵解读是维护纳税人权利的基本前提。现有立法保护的纳税人权利仅是纳税人权利体系中的一部分。纳税人权利可分为个体性权利、代表性权利和共有性权利。应当尽快建立《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将纳税人各项权利法定化,并引入纳税人诉讼以补充、完备现有纳税人权利的救济渠道,从实体和程序上双重保护纳税人权利。  相似文献   
79.
色达县地处川西北,是甘孜州的一个纯牧业县。解放前,色达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色达部落习惯法影响着整个色达牧区。解放以后,民族地区通过民主改革,对封建落后的制度予以摒弃,但浓厚的部落意识和部落习惯法在群众心目中仍然根深蒂固,影响着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特别是给色达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80.
反诉制度在我国诉讼理论及实践中尚不完善,而对于其一分支离婚诉讼的反诉则更属空白地带,本文从诉权、诉 讼标的、反诉的理论构成及司法实务方面阐述了设立离婚诉讼的必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