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46篇
世界政治   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1篇
法律   194篇
中国共产党   577篇
中国政治   929篇
政治理论   132篇
综合类   2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92.
理想     
流沙河 《党课》2014,(1):34-35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相似文献   
93.
春天诗三首     
王国伟 《先锋队》2011,(2):60-60
女儿的春天 两岁的女儿被寄养在乡下 过大年响大炮 我回去看她  相似文献   
9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所具有的个性经历和知识修养等不同 ,其所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 ,表现出不同的爱国主义情感内涵 ,具体表现为 :思恋的爱国主义 ,歌颂憧憬的爱国主义 ,否定觉醒的爱国主义和战斗奉献的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95.
This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aims to critically analyze 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s an example of "organizational fiction".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unveiling organizational fic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be aware of how illusion is linked to st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It is here proposed to consider communicational uncertainties as positive qualities in flexible organizations, where communicative flow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pheres and individual spaces of employees or managers engender new ideas and foster creativity. Thus, a stro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s, may be a barrier to organizational health, but a strong and unified corporate identity is necessary to guarantee organizational stability and cohesion. The solution is the interplay between stability and contingent openness toward extern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96.
《劳动保障世界》2009,(6):F0003-F0003
作者简介: 张焯,吉林省长春市人,1980年毕业于吉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毛体书法研究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97.
周常林 《工友》2014,(4):57-57
正有一个出门打工的年轻人,初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到一位老者,年轻人问:"老人家,这个地方如何呀?"老者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说:"非常不好,糟透了,穷极了。"老者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也同你的家乡一样。"不久,又来了另一个年轻人问同样的问题,老者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热爱自己的家乡。"老者便说:"这里也同样很好。"有知情者觉得诧异便问  相似文献   
98.
阿瑟·韦利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一生与中国古典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 ,采用直译的手法 ,不押韵 ,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为传达中国诗歌的节奏感 ,他尝试以英语的重音对应汉语的单字 ,形成了所谓的“弹性节奏”。他还尽量保留了诗中的意象 ,使许多新鲜的中国诗歌意象首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韦利偏爱唐代以前简约自然的民歌风格及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 ,他将自己的翻译重点放在了这一时期 ,并且他的诗歌翻译语言风格也倾向于简约、轻快、流畅。对韦利译诗的评价褒贬不一 ,但他不仅使广大的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就 ,而且在翻译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实践 ,成为后人翻译中国古诗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9.
杜传坤 《理论学刊》2006,(3):120-121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过程始于晚清,以“学堂乐歌”歌词形式存在的儿童诗歌提供了第一批原创性作品。其“浅而有味”、“通俗而不俚”、“味隽而言浅”、“斟酌(雅俗)两者之间”的价值取向,既有“古风格”的影子,又体现“新意境”的内容,而且顾及了儿童的年龄特点。然而不管是笼统的美学标准,还是基于国家和新民教育需要而非儿童自身文学需要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意味着晚清的儿童诗歌还未走向自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还在“发生”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0.
吴积雷 《理论月刊》2006,(9):121-123
作为后期新月诗派重要成员的一代才女林徽因,是“三十年代的极富个性的、艺术上渐臻于炉火纯青的女诗人”。她的诗上接我国根深蒂固的诗词传统,外应世界诗艺潮流的变化,融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现代诗艺于一炉,体现出古典与现代的双重色彩,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