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236篇
中国共产党   536篇
中国政治   744篇
政治理论   367篇
综合类   32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基于话语视角,信访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长期实践,形成了自身的话语体系。信访话语体现在围绕信访乃至一整套群众工作的法规政策、围绕信访及各类群众工作中官方与民众的语言表达。信访话语的生成与变迁是基于"革命—动员"与"改革—稳定"两个语境。革命和建国初期,信访属于"动员"治理模式,实现了动员与民众诉求的平衡。"改革—稳定"语境中,信访话语尽管延续了反映意见、联系群众和调查实情的传统,却面临转向中的断裂问题,即"动员"话语消失之后难以在法治建设中定位自身价值。纵观历史,信访话语转向之关键在于构建契合改革语境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42.
统一战线内含于中国方案之中,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统一战线与中国话语权建设高度关联.西方的话语霸权和话语攻击集中指向统一战线的重要领域,涉及民主形式话语权、政党制度话语权、民族宗教话语权、经济制度话语权、国家结构话语权、国际关系话语权等.统一战线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场域,处在话语权争夺的第一线.统一战线是争取中国话语权的重要源泉,是增强中国话语自信的重要条件,是中国话语权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一些受到广泛认可、富于生命力的观点、思维及范畴,能够为我国争取话语权提供重要理念、重要资源、重要保证、重要条件.统一战线服务中国话语权建设,要推进统一战线领域的话语"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43.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以特定历史背景为存在依据,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前提。《共产党宣言》所体现的革命变革情怀、批评反思视角、实践发展指向以及人民大众立场等内涵,是对无产阶级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深刻诠释,同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有深刻启发。鉴于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在话语表达和诠释方面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语境、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语境。  相似文献   
944.
《国际观察》2021,(5):53-78
中国外交话语权建设经历了外交承认的获得与国际反霸统一战线话语权的生成、国际认同度的提高与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全球影响力的提升与新型全球治理实践的发展三个阶段。考察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生成逻辑,不仅对于推动改变当前国际舆论"西强中弱"格局,进一步推动国际战略力量"西降东升"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其本质和特点:一是高科技驱动的国家硬实力与价值观驱动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话语权生成的基础;二是在外交实践与融通中外基础上创新外交理论体系是话语权提升的关键;三是拓展人民外交、国际组织外交与媒体外交等多元外交形式是话语权提升的保证;四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真诚重义与和平中庸的外交风格是话语权建设的助力。本文认为,外交话语转化为话语权需要满足被听闻、被回应、被认同、被实践等条件,需要遵循外交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在国家实力基础上加强话语构建、翻译、传播"一体化"建设,通过阴阳共生与多元结构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跨越中西"话语鸿沟",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型的全球性话语,借此提升我国的战略性外交话语权与制度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94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此,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构建这一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才能藉此以窥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46.
大国要有大国的形象和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是个警钟长鸣的背景话语,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需要建设坚定中国道路话语权,建设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提升中国话语权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遵从国际法准则的中国话语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国际话语权,构建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47.
由政府规划主导的城市化进程,既是我国践行已久的模式,也是新型城市化建设希望借以突破"城市病"的路径设计。但归根结底,城市化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本质上依赖社会的全方位自主参与;这就造成了作为手段的政府管理本位,与作为目标的社会权利本位之间的分离,新型城市化建设必须要克服这种分离所可能带来的冲突。这就要求在地方政府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更新规划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话语结构:一方面,在地方政府行使规划权推进城市化的价值理念层面,理顺权利话语和权力话语的优先位次,始终强调权利话语权的优位性;另一方面,畅通权利话语参与规划决策中的渠道,开拓多种社会参与形式,依托法治平台,促进权利话语和规划权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48.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49.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提出"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需遵循以下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话语的有效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构建完整的话语体系。依据"八个相统一"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归纳为:理论引导、价值引导、教育规训、实践参照、情感共鸣、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树立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950.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经历了从正统性向生动性,从权威性向交互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适应性特征。网络的出现及网络语言的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与大学生平等的对话意识,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合理运用网络语言,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引导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