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将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正常化轨道。2005年12月29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仅就《物权法》(草案)文本中语言文字问题零碎地谈一些肤浅的看法。这些问题包括:句子逻辑性不强、句子歧义、句式不当、概念不清、用语不统一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正安徽省当涂第二中学创立于1921年,学校前身为当涂县私立静仁职业中学,1937年名为当涂县静仁初级中学,1953年名为当涂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名为当涂中学,1962年名为当涂县初级中学,1968年名为当涂工农中学,1980年至今更名为安徽省当涂第二中学。历经90余年的积淀与酝酿,形成了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滔滔长江见证了二中的岁月变迁和神奇发展。该校是全日制高级中学,位于振兴中路132号,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荣获2009-2012年度马鞍山市先进集体称号,2010-2012年连续3年被评为当涂县"人民满意单位"。一块块闪光的奖牌,显示着学校的厚重和风采,也凝聚着二中人的心血和辛劳。学校不断巩固办学优势,逐渐形成其办学特色和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54.
55.
<正>题记这篇将要陆续与读者见面的文章是写于50年前的一篇未曾发表的学位论文。根据1959年2月我国与朝鲜签订的文化协定的有关计划,1962年10月初,我与两名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应届毕业生谢宝森、王玉林同志一起被派往朝鲜金日成大学攻读朝鲜史的研究生,即朝鲜的所谓副博士研究生。当时我是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研究世界古代史的一名助教,正作为我国著名史  相似文献   
56.
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工作,聚焦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在青壮年劳动力和基层干部中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本文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方式,对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7.
物权法草案文字梳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国栋 《法学》2005,(8):14-25
本文对物权法草案文本中、文字适用不要提出了意见,并把这些问题概括为:重复规定、不会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句子不完整、用语不当、无害规定和赘词、漏字漏词、用语不统一、同语反复定义、意思矛盾、行文不平行、气死寻法者等11个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方案。文章最后对如何提高立法文本的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法律资讯     
《法治与社会》2005,(11):39-39
卫生部:首次公开卫生标准;《考试法》立法建议作弊最高判刑7年;吉林:立法规范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9.
语言权的限制与保护--从地方方言译制片被禁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飞宇  石俊 《法学论坛》2005,20(6):110-114
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禁止播放方言版的译制片.本文从宪法总纲中推广普通话条款的内涵谈起,对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的相关条款进行规范化分析,认为禁令限制过多,在相当程度上缺乏保护作为语言权类型之一的方言的意识,因为方言正如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方言是一定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并不断丰富发展延续下来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是人们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方言与当地历史文化血脉相连,是人们记录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60.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现状云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边疆省份,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转用汉语外,其余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其中怒族3种(怒苏语、啊侬语、柔若语)、景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有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彝族使用云南规范彝文、凉山规范彝文,傣族使用西双版纳新傣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德宏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