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8篇
  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77篇
中国共产党   102篇
中国政治   292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5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41.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由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引起的环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环境侵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其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鉴于目前我国对环境侵权的立法尚不完备,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侵权问题及立法现状,通过分析和探究环境侵权的特征,从而界定环境侵权责任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42.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从善意取得的涵义及沿革进行探讨,分析了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并对善意取得的法律效力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43.
善意取得制度由来已久,且在物权的变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相关的法律一直以来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规定,直到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才明确的规定了关于动产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本文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对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进行分析、解释,来实现对善意取得制度的充分理解,掌握善意取得制度在物权转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4.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规定的新罪名,主要为了应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等特殊人群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或影响实施贿赂犯罪的情况。《刑法修正案(七)》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表述方式与受贿罪罪状的表述类似,本文将参照受贿罪对其构成要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5.
黄锴 《法制与社会》2011,(15):17-18
近年来随着焦作房产纠纷案、嘉德公寓案等典型案例的出现,学界对于行政行为对法院的构成要件效力这一问题的讨论日趋激烈。但在争论的过程中,明显地分为承认构成要件效力和不承认构成要件效力的两派,两者谁也不能说服谁。在本文看来其争论在本质上是法院自主性与行政权威性的利益衡量问题,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以使两种利益都能得到保全呢?本文试图从行政行为各效力发生顺序的角度分析行政行为对法院的构成要件效力,在承认构成要件效力的基础上亦对其作出限制。  相似文献   
146.
杨艺红 《河北法学》2011,29(12):158-166
诉讼突袭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诸多制度、规则密切相关,与辩论主义、处分原则、心证公开等交错联结,这一问题的提出和展开将促使在微观层面深化对诉讼行为的研究以及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法官释名权的行使、诉讼促进义务等更为审慎的思考,最终为民事诉讼规则设置的完善和精细化提供理论上的阐释与支撑,乃至提供更为具体的思路方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7.
司法目标的实现以及司法效果的提升,必须落实到相应的司法方法层面。方法的不正确、不科学不仅会导致司法程序在不知不觉间偏离能动的轨道,亦与为民的方向相悖,其后果无异于缘木而求鱼,南辕而北辙。对于具体行使司法权的每个法官来说,理论要求固然必不可少,而审判行为涉及的方式、方法与技术本身亦是司法方法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8.
149.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是成立犯罪必不可少的构成要件,对行为人主观要件的认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主观要件各要素的认定,特别是关于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都是富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刑法的一般理论和学说出发,结合司法案例,试图探求区分二者的识别要素。  相似文献   
150.
我国《婚姻法》中对结婚禁止性要件的某些规定不是很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婚姻法》的实施效果。为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法》中关于结婚禁止性要件的规定,既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群众普遍认可的婚姻关系的限制,又要实现法律与现实生活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