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2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这是一个发生在土地价格不断上扬时期的案例.围绕一块土地,在长达12年时间内先后裂变出多场官司.目前,故事仍在延续中并逐步接近尾声. 故事的主角之一,名叫马连春.他的辩护律师张生贵说,60岁的马连春最盼望的事情是自己卷入其中的一桩曲折案件能在马年岁末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72.
"海南岛连接大陆的跨海大桥到底建不建?"当微信里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每天"蹦跳"着映入眼帘时,全国人大代表们也同样在"刷屏"。有点赞的声音喊:无论如何要让国家加快步伐实现海南岛与大陆尽快相连;也有批驳的声音,提出反对修建跨海大桥的"12条理由"。建与不建,海南岛的交通,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得它下一步的走  相似文献   
73.
6月18~20日,以"携手两岸,先行先试"为主题的第三届(2010)海峡物流论坛在福州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物流、货运、航运、港口"无水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近1000行业精英聚首榕城,其中600多家企业参加了高端论坛,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物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4.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新型经济犯罪,在所有以诈骗为手段的犯罪案件中,合同诈骗案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它以合同为掩护、手段隐蔽、不易察觉、认定困难,所以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本文通过对合同诈骗罪的含义、特征及行为人签订合同时的目的、采取手段、履行合同的能力、对待合同的态度、合同标的物的处置方式、受侵害客体以及是否承扭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具体剖析,使公民对其加深了解,提高警惕,使司法活动更加准确、公平,最终使合同诈骗罪得到有效的惩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75.
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货运违法超载、城市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安全,是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三个课题。全面实行厢式封闭运输,是彻底根治违法超载的唯一途径;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实现有限道路资源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而全力推行机动车驾驶人的严格正规培训,则是有效遏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源头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6.
《鹿特丹规则》的条文变化,表面上看是船方与货方权利与义务的再分配,但最终影响的还是船货双方背后的海上货物运输相关的各种保险,以及保险人之间风险和利益的分配。从保险人角度出发,对货运险和保赔险在新的公约体系下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06条中表述的“过错”与“故意”“重大过失”相对应,强调的是受托人在履行委托合同过程中对注意义务违反的范围,而非主观心理状态。海上货运委托合同项下,“过错”不应独立出来成为受托人承担责任的要件,因为过错的因素已经包含在违约行为这一基本要义之中。将过错的举证责任倒置给受托人,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将违约行为的证明责任转移给了受托人,这可能导致委托双方利益的失衡。相关司法解释的制定应建立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06条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海上货运委托合同完全商事化的特点,明确海上货运委托合同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使司法解释中委托双方权利义务的规定达到“准立法”的科学合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徐晓荣 《法制与社会》2010,(15):135-136
合同诈骗罪是一种以合同为掩护、手段隐蔽、情况复杂的经济诈骗犯罪。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公私财物所有权、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了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财物。该罪已成为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本丈将结合我国《合同法》与刑法学基本原理对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作系统阐述和探讨,以期有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把握对本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79.
承运人对第三人货物的留置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家勇 《法学研究》2009,(3):150-162
我国海商法、担保法、合同法与物权法等法律构造了现行的留置权规范体系。相关法律在留置权成立要件上表述不一,导致了法律适用上的困难,集中表现在合同法第315条的解释适用上。无论从货运合同各方的利益结构、诚实信用原则或善意取得角度,还是从承运人留置权所保护债权的发生原因角度,都无法合理得出承运人可以根据该条对第三人货物主张留置权的结论。只有借助法律解释技术,通过稳定的司法适用确定该条的准确含义,才不至于产生利益冲突和体系违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基本案情 2008年3月21日,亨通公司委托捷运公司,向锦州移动公司托运光缆16盘(价值人民币21万元).捷运公司找到从事货运业务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以其真实的姓名、身份证、车号、联系电话与捷运公司签订了<货物运输协议书>,当日驾货车将16盘光缆拉走.运输途中,王某觉得捷运公司不合理收费太高,"扒皮"太多,但是给的运费太少,心理不平衡,产生了将该车光缆扣下的念头,遂将该车光缆藏匿,准备卖掉,后因没有买主而未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