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471篇
世界政治   4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8篇
法律   2045篇
中国共产党   7486篇
中国政治   6887篇
政治理论   3338篇
综合类   495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1100篇
  2014年   2199篇
  2013年   2198篇
  2012年   2171篇
  2011年   2483篇
  2010年   2688篇
  2009年   2740篇
  2008年   2126篇
  2007年   1513篇
  2006年   1355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是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反映.但就本科教育而言,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相关性也并非与职业岗位“—一对应”,而是要以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适应职业岗位的多元化需求.实践中,本科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僵化、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雷同导致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的专业相关性不高.本科教育改革关键是要切实给予大学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专业设置与改造,健全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制度保障机制,提升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2.
从分析大学生“精神缺钙”的表现,寻找出适合大学生“精神补钙”吸收的“钙质”,从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创新教育教学平台、注重实践活动训练以及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着手,对大学生进行“精神补钙”,实现高校教育育人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993.
据7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日,记者下乡采访时发现,个别地区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大伤脑筋,也让贫困群众颇多怨言。主要表现在,不少原本只适用于机关、企业的考核督查方式,被机械地搬到了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994.
现代社会必须正视人们内心的问题和需要。人的巨大潜能和主动性源自人的需求,人的需求越强烈潜能和主动性就越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强调用社会需要去规范受教育者的做法,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变革,因而基于人的需要推动信仰教育的改进迫在眉睫。以人的需求为基点考察如何发展大学生信仰教育,可以让信仰教育同大学生内心真切的需求联合起来。正视大学生在信仰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掌握、尊重和满足信仰教育中大学生的需要,能够让信仰教育通过感化人、调动人而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995.
梁家河、正定、宁德……40多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在不同场合,总书记多次讲述他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推进扶贫工作的历程。重温这些动人往事,我们会愈加感受到他那份大爱无疆、心系苍生的扶贫情结。  相似文献   
996.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政治理想、思想素质和价值取向产生潜在的、深层次的影响,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引导是新媒体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此,文章以广西8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应对机制。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化程度有利于增强其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大学生的网络理性有利于端正其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大学生网络表达积极性有利于筑牢网络舆情的思想防线,大学生网络思想引领工作有利于化解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因此,为积极应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正确引领,努力提升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理性认知,完善大学生的网络表达平台。  相似文献   
997.
志愿服务因其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实践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关联性,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立足现实实践,应当坚持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通过打造品牌、营造氛围、健全机制等路径,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  相似文献   
998.
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呈现出"强弱面并存"、"优劣性参半"的显著特征。当前应以《国家安全法》为依据完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机制,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拓宽教育思路,丰富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多管齐下,引导西部高校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安全环境、安全政策、安全动向;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切实重视"一带一路"战略的宣传,使大学生熟知其内涵与内容、了解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99.
提高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促进他(她)们"北上"到内地发展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我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以下简称交流计划)的政策目标之一。该交流计划自2012年开始已经实施多年,但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未有研究。本研究结合研学旅行相关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使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考察交流计划短期项目的政策效果,即是否增进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以及对这些城市的好感。研究发现,大部分愿意参加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好感,而且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感兴趣,但并不了解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交流计划显著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参加了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变得更有好感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本研究为评估交流计划在增强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了解的有效性提供了首个定量实证证据,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有关香港青年大学生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00.
台湾学生住在青岛大学,宽阔的道路、高耸的大厦,让台湾学生感觉到这个大陆沿海城市跳动着的现代脉搏。然而,当被问及对青岛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时,台湾学生们都说是八大关的欧式建筑和新鲜的青岛啤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