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54篇
工人农民   209篇
世界政治   2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96篇
法律   807篇
中国共产党   2047篇
中国政治   2974篇
政治理论   692篇
综合类   98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54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685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516篇
  2006年   474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19年3月到1920年12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先后有21批共计1900余名中国先进青年漂洋过海前往法国,开启了他们"工读结合"的"法漂"生活。本文围绕他们在法国工、学、吃、住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展现勤工俭学青年群体的"法漂"生活。  相似文献   
12.
辛鸣 《今日浙江》2020,(8):63-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为什么管用?因为它有其他制度不具备、做不到的独特显著优势。“好”在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制度是非中性的,不同的制度有其不同的优势群体,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关注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中国社会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制度的安排必须让中国社会最大多教的人能掌握这一制度、能使用这一制度,并会运用这一制度来保障自己的权利、行使自己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圈层化"是指青年群体由于价值观而聚合、兴趣点而分众所形成的特征各异的圈层,并在自己认同圈层中进行交流沟通的现象与趋势。青年群体网络"圈层化"往往会造成情感交流与文化发展的隔膜、"标签"自我与主流收编的抵抗、渴望入世与向往出世的矛盾。要破解其入世与出世之困,必须理性看待、合理引导,推动青年群体网络"圈层化"从"圈地自困"到"文化出圈",变"圈圈万重"为"圈层合一",既"理性入世"又"合理出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形态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顺应相对贫困治理的需求,有必要系统构建贫困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在分析相对贫困的概念、特征和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文章从系统观念出发,提炼并阐释了以党领导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共治和技治为手段的“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通过分析浙江安吉“生态扶贫”和山西“吕梁山护工”治理实践表明,由于地方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具有差异性,治理的侧重点会有不同——安吉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富裕示范机制建设,吕梁重视护工就业培训和脱贫增收机制构建,但其治理逻辑存在共识,能有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基于此,文章在“1+4”相对贫困治理逻辑基础上结合地方经验,从组织机制、内在动力机制、法律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监测机制、示范引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尝试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5.
16.
陈雷 《人民论坛》2020,(10):72-73
农村电商依托互联网连接农村和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农村基础建设薄弱、人才匮乏、品牌分散、配套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应注重补齐短板、引才引智、打造农产品品牌、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20,(7):48-49
近年来,同心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精准基本方略,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举全县之力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全县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7403户103654人建档立卡人口累计减贫26840户10192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3.3%降至0.61%,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核心提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使命。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时,未来的贫困治理面临全球经济下行、产业转型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贫困治理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要求更高,贫困治理的难度更大。如何完善贫困治理体系,提升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确保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协》2020,(1):11-11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新中国在凯歌行进中走过70年,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迎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点——2020年。这一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全面小康,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建设,在帮困送温暖、访贫问苦中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感人至深的生动典型。弹指之间,“凝聚力工程”建设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华阳街道“凝聚力工程”建设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关心困难群体起步,向兼顾各类群体多层次需求拓展;从侧重于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向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参与转变;从服务社区居民为主,向协调整合社区内各类组织资源延伸,从而保持着不懈的生机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