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善意取得制度与涉案款物的追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这将对涉案款物的追缴产生重要影响。在侦查工作中,应注意维护善意占有人的合法权益,对涉案款物慎重采取查封、扣押和冻结措施。对于控制在案的涉案款物,如果确系款物持有人善意占有,应及时解除查封、扣押和冻结措施,建议被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犯罪嫌疑人进行追偿。  相似文献   
242.
我国刑事追缴制度具有自身特点,善意取得是刑事追赃的法律阻却。权衡刑事追赃与民事善意取得法理利益,分析善意取得制度内在价值与机理,赃款归还个人欠款应当不适用善意取得。根据对货币法律属性的进一步探讨,货币适用善意取得还得依赖相应的法律规范与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243.
<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对"偷税罪"进行了全面修订,但修订后的罪名至今没有公布,尤其是修订后的刑法第201条同第202条及第203条因罪名表述上引起的冲突更加明显.因此,在深入分析该修正案及相关条文的基础上,重点整合了与之相关的涉税罪名,大胆提出将原来的"偷税罪"更名为"逃避纳税罪",进而将"逃避纳税罪"和"逃避追缴欠税罪"合并为"逃税罪";并将扣缴义务人主体从"逃避纳税罪"中分离出来,新设"不履行扣缴义务罪".  相似文献   
244.
贪污案件中赃款的去向是否属该罪的构成要件 ?是否法定的量刑情节 ?刑法理论界及司法实践部门对此未有一致认识。本文就上述问题发表粗浅看法。笔者认为 :贪污案件赃款的去向有三种情形 ,都不是本罪的构成要件 ,也不是法定量刑情节 ,但应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45.
2000年,项城市院在办理马某涉嫌挪用公款一案时,为查明案件、追回赃款,侦查人员充分发挥侦查谋略和物证技术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成功获取了犯罪嫌疑人笔迹,鉴别了银行转帐支票上印章的真伪,不但查明了全部案情,确保了案件质量,成功地追回了赃款,而且挖出了一起金融部门涉案金额300万元的特大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246.
2001年12月17日,台湾《独家报道》周刊在出售时,封面冠以“通奸真人LIVE秀”的斗大标题,并随刊附赠号称是新竹市前“文化局长”璩美凤与男友闺房“云雨”遭盗录的“激情VCD”光碟,在岛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台湾警方事后紧急出动,将部分光碟追缴,但仍有很大部分流入市场,特别是互联网上更是到处传播,璩美凤一夜“走红”。  相似文献   
247.
[基本案情] 2001年12月5日凌晨2时许,犯罪嫌疑人杨某、江某、陈某及刘某经预谋后,由江某、陈某租乘许某驾驶的出租车行驶至一偏僻镇郊处,与事先守候在此的杨某、刘某一起,采用殴打、持剪刀威胁等手段,劫得许某的人民币137元及价值80余元的  相似文献   
248.
周京英 《前沿》2008,(6):101-104
与偷税相同逃避追缴欠税也是一种逃避履行纳税义务,扰乱税收征管秩序的行为,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却极少有人关注,本文拟从逃避追缴欠税罪在新中国的立法回顾起,对逃避追缴欠税罪的概念、构成、罪与非罪及处罚等,结合我国刑法的规定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49.
在被告人逃匿或死亡案件中确立违法所得没收制度,标志着一种刑事对物之诉机制在我国得到确立。而在被告人到场案件中引入对物之诉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限制法院在涉案财物追缴方面的自由裁量权,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参与诉讼活动创造条件,而且符合审判中心主义改革的理念,可以提高司法裁判的公信力。要构建刑事对物之诉机制,就要调整对物之诉与对人之诉的关系,确定对物之诉的程序模式。与此同时,在引入一种"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理论的基础上,需要对被害人参与对物之诉的方式作出恰当的制度设计,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诉讼地位给予适当的安排。在刑事诉讼中引入对物之诉机制,将使涉案财物追缴成为独立的诉讼标的,促成司法裁判形态的多元化,并使得涉案财物追缴程序被纳入诉讼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